生态地质环境对四川牡丹分布影响研究
【图文】: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区概况2.1.1 地理位置四川省又名“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省内大部分地区属于长江上游流域,其经度范围为 97°21′57″ E ~ 108°31′58″ E,纬度 26°03′57″ N ~ 34°19′13″N,海拔最高点位于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 m(文博,2014;邹杨娟,2016)。四川省地理位置上与 7 省(直辖市、自治区)接壤,北面接壤的省份有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东面与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相接壤,,南面与贵州省、云南省接壤,西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四川省下辖 21 个市(自治州),183 个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东西长约 1075 km,南北宽约 900 km,总面积 486000 km2(图 2-1)。
互平行分布的走向呈南北向的深大断裂以及呈线状分布的褶皱,在地貌上表现为与其走向相近的山脉以及河流峡谷。西部属西藏地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是由大量复背斜以及复向斜组成的,这些背斜向斜组合成一系列弧形或反 S 形南北走向的构造带,以甘孜县-康定市一线为界,以北区域的构造走向大多数呈北西向,以南区域大多呈南北向,在平武县-茂县这一区域的构造走向多呈北东向;该区南部地区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区域范围大且抬升幅度高的运动形式,并且在此基础上演变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高原地貌,断裂带上发育有河流,河流的流向与断裂的走向一致,断裂带上的陷落部分往往形成宽谷与盆地,盆地及宽谷的边缘具明显的断层崖。四川省大地构造单元依据槽台关系及大地构造运动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 4 个Ⅰ级单元,12 个Ⅱ级单元,19 个Ⅲ级单元,38 个Ⅳ级单元。其中,扬子准地台(Ⅰ1)以龙门山-盐源一线为界,位于四川东部地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Ⅰ2)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北部、金沙江东部、秦岭-昆仑山南部的区域;秦岭地槽褶皱系(Ⅰ3)位于秦岭-大巴山北冒地槽褶皱带南缘,在川内分布极少;三江地槽褶皱系(Ⅰ4)发育于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构造区(图 2-2)。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银兵;何政伟;倪忠云;南希;;四川省甘孜州东部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8期
2 董和金;关于城市生态地质环境研究[J];中国地质;2000年05期
3 周玲琦,李麒麟,张卫雄,王小伟;祁连山西段生态地质环境分析与评价[J];甘肃科技;2005年11期
4 曹志勇;肖金忠;;高寒草甸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分析[J];现代矿业;2016年11期
5 尹喜霖;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自然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形成与演化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6 苏远东;邓晓颖;;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与综合性生态环境地质调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年12期
7 颜世强,范继璋,石玉臣;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J];人民黄河;2005年03期
8 李深厚 ,岳洪友 ,王永阳;强化意识 保护生态地质环境[J];山东煤炭科技;2002年02期
9 梁国玲,李瑞敏;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1997年04期
10 师延霞;郑长远;白刚刚;李春阳;;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功能区划研究[J];青海环境;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董和金;;关于加强城市生态地质环境研究的建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邵怀勇;杨武年;陶诗祺;Jiaguo Qi;;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分析评估与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3 姜月华;郑善喜;张德宝;王润华;袁旭音;王爱华;兰善先;陶于祥;沈辉;冯小铭;;杭嘉湖平原1:5万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试点[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4 徐友宁;乔冈;张江华;刘瑞平;何芳;;基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C];2015年
5 董双发;姜雪;;超贫磁铁矿区的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岩 记者 吴艳荣;我省启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N];河北日报;2005年
2 付云霞 王桂玲;青岛生态地质环境不乐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周芙蓉;贵州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有法可依[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李志民 陈奂良;山东广饶调查农业生态地质环境[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王浦;我国将遥感监测陆域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马跃;减缓青藏高原河湖生态地质环境恶化[N];光明日报;2005年
7 袁振林 张全健;山东整治“两线三区”成效显著[N];中国矿业报;2002年
8 付云霞 王桂玲;青岛地区生态地质环境不乐观[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9 李志民 秦幸福;济阳县开展生态地质环境调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王浦 张瑞江;新疆北部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取多项成果[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颜世强;黄河三角洲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杨澍;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瑞英;3S技术支持下的九寨沟核心景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及演化趋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范_";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滕德宾;巨野特大型煤田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倪忠云;西藏曲水—桑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许卉;黄河三角洲北海新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8 温守钦;鞍山南部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与评价[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宇;生态地质环境对四川牡丹分布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2 孙小飞;攀西矿集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估预警[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3 阳次中;3S技术支持下的黄山风景区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谷晓阳;基于GIS技术的宁国市生态地质环境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5 姚磊;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绵阳师范学院;2016年
6 吕大洋;普安喀斯特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洁;怒江河谷潞江段土壤特征与生态地质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成世才;山东寿光蔬菜基地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及选择性种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莉;珠江源南盘江流域旅游环境信息系统拟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米卉;GIS技术支持下的成都龙泉山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41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4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