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20:26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因此,寻找解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成为了现阶段的重要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人们必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来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否则人们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造成生态文明危机的根本原因。普列汉诺夫总结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列宁认为,要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合理循环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斯大林认为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改造自然界。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人类社会要依靠科技主宰大自然;马尔库塞认为,生态文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只有解放人类和自然,才能化解生态危机;威廉·莱斯认为,意识形态的改变是引发生态文明危机的根本因素,控制人对自然的非理性和破坏性,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缓解人与自然的对立。20世纪60年代,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等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福斯特认为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需求。毛泽东积极推广植树造林实行绿化;邓小平完善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江泽民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胡锦涛倡导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习近平提出生态文明新常态的战略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为基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生态文明的成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建设美丽中国。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开始觉醒,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制度,生态建设项目也有落实,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是,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现象还较为严重,低碳生活方式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资源浪费现象依然严峻,还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没有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有欠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有待于彻底转变。因此,本文试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特点、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理念等方面,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321
本文编号:2701954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亚雪;;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策略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23期
2 范松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进程[J];宜春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3 禚明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超越性”解读[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陶跃宏;;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5 王治强;;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6 李岚;;国外典型案例对横琴新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启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7期
7 刘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蕴[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陈天林;;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5期
9 关景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历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年08期
10 刘加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5期
,本文编号:2701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019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