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预处理-IC-MBR处理高浓度废液研究及工程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23 01:24
【摘要】:危险废液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危害性大,对大气、土壤、水体及人体有巨大伤害,已经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但我国危废行业起步较晚,在废液处理经验和技术上存在短板。本课题主要针对嘉兴平湖市产生的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含镍废液、其他表面处理液、废酸和废碱,采用分质预处理方式对废液进行前期处理,后采取IC-A/O(MBR)生化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小试和中试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应用于工程项目中。预处理实验研究。预处理部分主要由分质预处理和综合预处理两部分组成。分质预处理小试:通过小试确定了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含镍废液、其他表面处理液、废酸、废碱等5股废液的最佳处理工艺,对于高浓度含油废液中油通过使用陶瓷膜进行预处理,确定最佳进液温度为70-75℃,最佳除油效果高达90%;从实验结果知化学絮凝对低浓度含油废液中C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高于85%和90%;含镍废液中的化学镍通过蒸发装置进行预处理,实验确定出最佳进料pH值为5,最佳进料温度在60-70℃之间,废液中镍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同时可去除90%的盐;含镍废液中的电镀镍通过化学混凝沉淀预处理,物化后可去除99.9%的镍和52%的COD;废酸、废碱和其他表面处理液混合后一并进入物化处理,对废液中COD的去除率维持在47.6%左右。综合预处理正交小试:对预处理后的综合废液进行混凝正交试验研究,确定出废液pH值、PAC投加量、PAM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依次减弱,最佳实验条件为:pH=10.5,PAC=1.0g/L,PAM=0.1g/L,混凝法对废液预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到43.6%。综合废液生化中试研究。前期通过小试实验进行对比研究,最终选择IC-A/O(MBR)为生化主体工艺。研究生化中试启动及稳定阶段各工艺运行状况,调试过程中确定了IC废液最佳进水温度为:35.5-38.5℃,最佳进水pH在7.3-7.7之间、系统稳定后VFA在25-29mmol/L之间,COD去除率稳定在82%-88%之间。A/O(MBR)调试控制系统内溶解氧在4-5mg/L之间,系统COD出水浓度稳定在180-300mg/L之间,去除效率在78-85%之间;NH_3-N的出水浓度小于30mg/L,去除率稳定在78%-82%之间,生化出水远小于设计要求。工程应用研究。根据以上小试及中试研究结果,将“预处理-IC-A/O(MBR)”组合处理工艺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通过定期检测工程数据分析系统的变化规律,从最终排放口检测数据分析,废液中COD500mg/L、SS400mg/L、NH_3-N35 mg/L、TP8 mg/L、总镍1.0 mg/L,已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可以实现达标纳管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
【图文】:

变化曲线,去除率,变化曲线,陶瓷膜


苏州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章 预处理高浓度废液实验研究及工程间,油去除率大于 90%;继续升温,油去除效率逐渐降低,实验确定循环箱废液最佳温度控制为 70-75℃。当系统运行 2 个月后,废液中的污染物吸附在陶瓷膜表面,采用化学清洗方式在线清洗,先用 60℃热水进行冲洗,后用 1.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同温度下清洗 40 分钟,此种方式清洗后,通过出水量与进水量对比计算,陶瓷膜通量可以恢复到原先的 90%。经多次实验发现:循环水箱、清洗水箱内的浓液和清洗液需周期性排放,周期以一个月为宜,主要是为了避免系统内固体颗粒及其它杂质在膜表面不断地沉积,造成膜污染。

陶瓷膜,图片,工艺,分析纯


图 2-3 陶瓷膜工艺小试图片化学絮凝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液实验研究验器材、药品与检测方法验器材500mL 烧杯,6 个;洗耳球 1 式;移液管 2 式,分别为 1mL 和 2m1 式;pH 计 1 式,型号为:pH-25s,雷磁;COD 消解仪、紫外分式,美国哈希。验药品实验所用药品为:氢氧化钠(分析纯,30%)、硫酸(分析纯,30%%)、PAM(3‰),氯化钙(分析纯,30%)。验检测方法pH 测量方法为:酸度计法;COD 测量方法为:快速消解分光11901-89);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验方法与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伟毅;刘济欣;胡安宏;;工业危险废物分布特点及处理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年10期

2 赵莉丽;沐贤闻;;IC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广东化工;2014年20期

3 ;环境保护部发布5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J];大众标准化;2014年07期

4 申丽芬;孙宝盛;张燕;;PAC和PAM复合混凝剂对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4年02期

5 朱月琪;郭俊;;多效蒸发技术在废水治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3年24期

6 侯玉洁;曾科;;生产性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试验[J];净水技术;2013年04期

7 张刚;王鸿儒;王倩倩;苏小舟;黄颖超;;磺甲基化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在脱毛废液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3年08期

8 宋数宾;张伟军;杨晓胤;王东升;;膜处理乳化液废水过程中强化过滤的物理化学技术[J];工业水处理;2013年08期

9 张鹏;孙秀君;郝玉翠;柏杉山;;含油废水处理中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梁建军;阳琪琪;何强;刘X;;A/O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除污特性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长平;组合微滤工艺处理含裂片核素废水的冷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聂颖;电镀含镍废水的处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刘明浩;危险废物处置废水的处理研究及工艺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祝英;膜分离技术在低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4 韦玉青;络合—超滤技术处理含铜、锌、锰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张欣然;羧甲基普鲁兰-氯化铝复合絮凝剂絮凝性能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26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26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