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沉积物上苯酚和双酚A竞争吸附及影响因素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2
【图文】:
16图 3.1 采样点位分布图Fig.3.1 Sampling sites location on Bahe River(2)采样时间样品采集时间为 2018 年 1 月、2018 年 5 月和 2018 年 8 月,采样前至少连续 2 天晴天,水质较稳定。(3)样品采集参照《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采集河流水样,分别储存于不同的棕色细口玻璃瓶(1 L)。将其带回实验室尽快完成预处理。参照《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采集距沉积物表面 0~20 cm 的样品,分别储存于不同的密封袋中,每份沉积物样品不得少于 2 kg。将沉积物样品运回实验室后干燥处理,去除异物后过筛,将筛分后的样品存于棕色瓶干燥保存。3.1.2 样品预处理
图 3.2 苯酚和双酚 A 色谱图Fig.3.2 Chromatograms of phenol and bisphenol A由上图可知,苯酚和双酚A的峰值明确,样品保留时间分别为5.096 min和7.896效果较好,实验测定条件适宜。.4 质量控制(1)标准曲线利用苯酚标准样和双酚 A 标准样品进行标准曲线测试。将 1 mg/mg 的苯酚标双酚 A 标准样品(甲醇溶剂)配置成浓度为 0.5 mg/L、1 mg/L、2 mg/L、5 10 mg/L 的样品,采用上述测定条件进行测试,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及其相关系数。表 3.2 苯酚和双酚 A 的线性回归方程及其系数Table 3.2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and coefficients of phenol and bisphenol A物质 线性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R2苯酚 y=16021.026x+1394.338 0.9999
Table 3.3 Sample added recovery in site BH4物质 加标前含量(μg) 加入量(μg) 测定平均值(μg) 平均回收率(苯酚 5.403 1 5.980 93.4%酚 A 0.239 1 1.300 104.9% 灞河枯水期苯酚和双酚 A 的分布特征对采集得到的灞河水体、沉积物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测定,得到枯水期灞河水体中苯酚和双酚 A 的浓度分布情况见图 3.3 和图 3.4。水体中苯酚的浓度为 0.012~2.984 μg/L,BH1 和 BH5 两个采样点未检出该物 A 在灞河水体中浓度为 0.068~0.195 μg/L,BH2 和 BH6 未检出。苯酚和双酚率均为 66.67%,且在采样点 BH3 处的含量均为最高。BH3 位于工农业集中区该点位污染物浓度较高可能与上游家具涂层及修饰过程中使用的油漆等(含苯 A)物质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印月;徐坚;顾雪元;王晓蓉;童非;谢锦宇;姜洋;;环丙沙星在黑土及其组分中的吸附行为及铜和钙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12期
2 崔小明;;国内外苯酚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5年03期
3 任子航;马秀兰;王而力;;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重金属铅的富集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S2期
4 杨跃志;张海丽;李正炎;杜秀萍;王志峰;孟范平;;北部湾沿岸表层沉积物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与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5 李鱼;王志增;王檬;王倩;;多种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02期
6 李鱼;王志增;高茜;张琛;;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多元复合体系中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的规律[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08期
7 魏薇;韩英子;李丹丹;虞静;杨宁贵;王建刚;;苯酚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关伟;何江;;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竞争吸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舒月红;黄小仁;贾晓珊;;1,2,4-三氯苯/四氯乙烯和1,2,4,5-四氯苯在土壤/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J];土壤学报;2009年04期
10 吴颖虹;汪磊;商博东;戴树桂;;吸附态壬基酚对菲吸附的影响及位点能量分布分析[J];环境化学;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775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7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