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典型抗生素在河流中的衰减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02:24
   以中国城市河流中常检出的14种典型抗生素为研究对象,针对环境水体和沉积物两种复杂基质,利用固相萃取-高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RRLC-MS/MS)建立了14种抗生素共检测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抗生素迁移转化的室内水槽模拟实验和野外示踪实验中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定量分析。利用循环水槽系统模拟抗生素在河流等水-沉积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结合控制实验识别抗生素在水-沉积物系统中衰减的主导过程和影响机制。进一步开展抗生素在实际河流中的衰减实验,借助示踪技术确定特定水团传播时间,采用拉格朗日水质采样法采集水样,分析抗生素在河流中的综合衰减规律。研究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1)利用SPE-RRLC-MS/MS技术,优化了洗脱液、洗脱体积、提取剂、提取次数和质谱条件。河水中14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为56%-117%,相对标准偏差(n=3)为0.10%-12%;沉积物中14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为57%-127%,相对标准偏差(n=3)为0.10%-25%。河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18-5.88ng·L~(-1)和0.25-2.94 ng·g~(-1)。该方法用于检测合肥市南淝河表层水和沉积物中抗生素,5种抗生素被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32-308 ng·L~(-1)和2.70-329 ng·g~(-1)。(2)利用循环水槽实验和控制实验研究抗生素在水-沉积物系统迁移转化规律和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环境中这14种抗生素最主要的衰减过程是光降解作用。14种抗生素的半衰期为2-26天,半衰期的顺序为:磺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噻唑氧氟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罗红霉素土霉素。所有抗生素在表层沉积物都有检出。在潜流交换作用的影响下,一些抗生素迁移到更深层的沉积物和孔隙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在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中均有检出。磺胺类抗生素在孔隙水中检出的浓度和频率均高于其他三类抗生素。磺胺类的高迁移性和持久性可能对地下水造成威胁。(3)利用示踪实验结合拉格朗日采样研究抗生素在实际河流中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在天然河流中得出的14种抗生素的半衰期为2.9 h到20.8 h,远低于循环水槽实验的2-26天,主要归因于循环水槽实验扣除了水量的稀释作用仅考虑的是抗生素自身的衰减作用,表明稀释混合在抗生素的衰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学位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22
【部分图文】:

南淝河,采样点位,前处理方法


图 2.1 南淝河采样点位Fig 2.1 Locations of sampling sites水前处理方法样用玻璃纤维滤膜(Whatman,0.75 μm)过滤去除杂质的影

回收率,洗脱液,甲醇,四环素类


经甲醇洗脱的磺胺类抗生素回收率为 54% — 77%6% — 66%和甲醇/丙酮洗脱的 45% — 63%的回收率;乙酸回收率最低(25% — 37%)。然而,甲醇对喹诺酮类抗生 27%,甲醇/丙酮溶液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回收率达到了 6甲醇/丙酮溶液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回收率分8%和 61% — 69%,在四种洗脱液中回收率最高。由于甲醇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回收率最高,而且对磺胺% — 63%)与甲醇(54% — 77%)相差不大,因此选择甲醇/作为洗脱液。

洗脱体积,回收率,提取剂,缓冲溶液


图 2.3 两种洗脱体积对抗生素回收率的比较Comparisons of the recoveries for 14 antibiotics using two kind of eluti和提取次数的优化 种提取剂甲醇/0.1 mol·L-1EDTA-Mcllvaine 缓冲溶液(1:1,V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君;;抗生素滥用之风当刹[J];榆林科技;2007年06期

2 姜琳;;关于抗生素滥用现状下临床药剂师的工作开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年11期

3 朴圣豪;;大连市某社区居民抗生素认知和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年08期

4 刘银平;唐荣;;抗生素在猪临床疾病防治中的正确使用[J];今日畜牧兽医;2019年10期

5 尹晓莉;;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21期

6 王丽娟;;对住院患者进行抗生素临床干预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年15期

7 李红燕;陈兴汉;;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及危害[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05期

8 王丽娟;;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应对措施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41期

9 李焕焕;;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合理化使用的建议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60期

10 曹中华;姜学兰;;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学生物学;201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银仁莉;过硫酸盐的非自由基氧化降解磺胺抗生素的效能及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宋亚丽;g-C_3N_4基可见光催化剂降解水中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雷燕;多胺交联吸附树脂对Cu(Ⅱ)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特性及交互影响机制[D];重庆大学;2018年

4 姚林林;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分布、归趋与危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5 李晓华;规模化猪场粪污中典型抗生素归趋行为及抗性基因扩散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6 刘崇海;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与肺部免疫状态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段曼莉;生物炭对土壤中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变化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树青;严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一例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2 张丽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2年至2017年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综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3 张珂;苏州市饮用水源和供水过程新兴污染物的分布[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4 刘文;功能性碳对水体中典型抗生素的去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5 卢建;基于过氧化物的高级氧化体系降解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6 王宗周;皂河—渭河交汇区交互带抗生素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7 周思宇;高铁集便器污水处理系统中喹诺酮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降解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8 于晓雯;外源抗生素降解特性及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9 吕凯;典型抗生素在河流中的衰减规律及其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0 高楠;共培养Pycnoporus sanguineus-Phaneroc haete chrysosporium生物移除氟喹诺酮和磺胺甲恶唑抗生素[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8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48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9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