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脱硫增效剂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15 16:48
   为了以较低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实现SO_2的超净排放,在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系统中投加脱硫增效剂。结果表明:在进气SO_2浓度为2 800~3 000 mg/Nm~3、脱硫增效剂投加量为450 mg/L的条件下,净烟气SO_2≤30 mg/Nm~3,可停用1台循环泵并节约电耗720 kWh;投加脱硫增效剂对脱硫装置浆液pH值、石膏、亚硫酸钙、碳酸钙、氨氮以及COD等参数无显著影响,石膏品性以及脱硫废水的处置难度未受影响。
【部分图文】:

原理图,增效剂,脱硫,原理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化学反应复杂,当前已知的反应过程就有数十种[6]。湿法烟气脱硫过程大多运用停滞膜的论述[7],将气相获SO2的物理吸收过程假设以薄膜分散的方法进行[8],在气相和液相的界面形成气膜后,物质在这两个气膜之间发生运动[9]。提高气、液两相界面之间的运动速率来增强脱硫效率是关键[10]。脱硫增效剂能有效的缓冲浆液的p H来提高气、液两相的运动速率,其机理如图1所示。在气液交界处,SO2溶解解析出的H+离子被脱硫增效剂捕获,H+离子快速从液膜传递给液相,但是浆液pH不会快速下降,因为气相阻力小,加速了浆液对SO2的吸收[11]。在固液交界处,由于添加脱硫增效剂形成的偏酸环境加速了CaCO3溶解,液相阻力小,CaCO3的溶解速度加快。2 工程实例

增效剂,脱硫,适应性,达标排放


图2是#2脱硫系统添加脱硫增效剂对煤种适应性的影响,SO2数据可从DCS运行画面直接读取。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机组在90%以上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原始SO2值在2 800~3 000 mg/Nm3时,添加增效剂后净烟气SO2≤30 mg/Nm3,而在未添加脱硫添加剂的时候,要实现达标排放,需要满足原始SO2≤2 000 mg/Nm3。添加脱硫增效剂后提高了脱硫设备的脱硫效率,在煤质硫份较高时,在不引起浆液pH值和浆液密度变化的情况下SO2也能达标排放,添加脱硫增效剂加强了电厂对高硫份煤种的适应性,保障了电厂SO2的达标排放,有较好的社会效益。2.4.2 停泵节能效果

增效剂,脱硫


表1中浆液成分数据(SS、石膏、亚硫酸钙、碳酸钙、氨氮及COD)因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无法从DCS运行画面直接读取。本次试验通过在石膏排出泵入口管道排净阀处采样,在添加脱硫增效剂前后,用500 m L容量瓶各采样2份样品送电厂化验室检测,为提高数据正确性,检测参数取2次检测数据的平均值。添加脱硫增效剂前、后脱硫塔浆液参数见表1。从表1可得,添加脱硫增效剂前后,脱硫装置中浆液的pH值、石膏、亚硫酸钙、碳酸钙、氨氮以及COD等参数并无很大差异,表明采用脱硫增效剂后不会影响石膏品性,进而也不会阻碍石膏的脱水与销售;塔内浆液的COD、氨氮浓度基本不变,故脱硫废水的处置难度也不会增加,原脱硫废水处理装置无需改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采用专利技术的脱硫系统[J];石化技术;2001年04期

2 吴磊;;焦化企业脱硫废液提盐工艺及其优化[J];农家参谋;2020年09期

3 张蕊;;脱硫增效剂研究进展及应用分析[J];山东化工;2017年16期

4 ;日开发成功IGCC新脱硫法[J];农村电气化;2000年07期

5 曲晓龙;孙彦民;苏少龙;钟读乐;南军;李世鹏;;国内脱硫技术进展与应用现状[J];工业催化;2020年05期

6 张延坤;;焦化脱硫废液制酸与提盐的比较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年06期

7 涂依;;燃煤锅炉烟气除尘与脱硫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7年03期

8 李建军;;脱硫浆液中毒失效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3期

9 刘红蕾;李广华;王智奇;;脱硫系统改造方案设计与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11年05期

10 沈瑞德,贺鸿珠;美国燃煤废气脱硫化及脱硫废渣再利用——赴美考察纪实[J];粉煤灰;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会甲;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脱硫实验系统测控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2 李国强;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3 陈川;自养菌—异养菌协同反硝化脱硫工艺的运行与调控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杨丞磊;资源化膜电解法再生钠碱脱硫渣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林永明;大型石灰石—石膏湿法喷淋脱硫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6 郭鸿亮;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唐晓佳;船舶废气镁基脱硫系统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王捷;超临界Ir-Ta催化氧化降解焦化脱硫废液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9 何小可;1000MW火电机组吸收塔脱硫泵设计与理论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10 熊君;硅基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氧化燃油脱硫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正宇;不同类型脱硫渣的主要特性及资源化利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彭朝辉;亚硫酸钙脱硫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3 明龙;二苯并噻吩脱硫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蒋文军;新力电力公司脱硫项目方案优选及效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5 邓成平;重钢新区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杨志佳;华能营口电厂脱硫系统增容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金宗娇;陡河发电厂脱硫系统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刘学梅;三河电厂1号机组脱硫增容综合效果分析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王启杰;活性焦脱硫工艺在电厂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0 石景明;某电厂脱硫升级改造方案及实施[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2884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84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3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