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及工程效益评估
发布时间:2020-11-15 23:46
造成我国水体环境恶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初期雨水径流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本课题针对合肥市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采用建造调蓄池策略应对老城区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同时结合工程设计案例,从现状调查、标准论证、工程设计和效益评估等四个方面探讨老城区合流制污水调蓄技术的可行性与优点。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老城区排水系统现状与存在问题,基于老城区溢流污染特征、降雨特性分析、降雨量截流率、国内外工程标准选择、老城区管网调蓄能力,确定了老城区溢流污染控制标准;(2)新增调蓄池当量服务调蓄区域的8 mm降雨量,总服务面积5.2 km~2。其中杏花调蓄池服务面积:2.9 km~2,逍遥津调蓄池服务面积:1.05 km~2,包河调蓄池服务面积:1.25 km~2,地表雨水径流系数为0.75。因此,本工程拟新增调蓄31500m~3,其中杏花排水系统新增调蓄池17500m~3,逍遥津排水系统新增调蓄池6500 m~3,包河排水系统新增调蓄池7500 m~3;(3)以逍遥津调蓄池示范工程为例,完成了老城区调蓄池方案方案论证与工程设计,通过该调蓄池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进行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截流、调蓄以及优化运行调度技术的示范应用;(4)对示范工程总体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调蓄池水量削减率57.8%,CODCr污染负荷削减率45.9%,氨氮污染负荷削减率61.3%,TN污染负荷削减率56.3%,SS污染负荷削减率57.3%,均超过30%;(5)对比2010年与本次监测期间(2016年)的降雨和溢流污水水质数据,降雨量相当,本次监测的溢流污水水质有所改善,2010年调蓄池未建,调蓄池发挥的效益均体现为污染负荷的削减率,可见老城区的示范区溢流口入河污染负荷(SS、NH3-N、COD_(Cr)、TN)消减率在 32%以上。
【学位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52
【部分图文】:
?(b)??图2-1合流制调蓄池原理图(a)及其曲线图解(b)??分流制排水系统采用的溢流调蓄池如图2-2[42,wl所示,为暴雨调蓄池。城市??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系统不完禆的区,在经历暴雨时,由于降幽W时较短,这就对??9??
(a)?(b)??图2-1合流制调蓄池原理图(a)及其曲线图解(b)??分流制排水系统采用的溢流调蓄池如图2-2[42,wl所示,为暴雨调蓄池。城市??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系统不完禆的区,在经历暴雨时,由于降幽W时较短,这就对??9??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合肥市降雨特性与排水系统现状调研??.1.合肥市降雨资料调研分析??为确定合肥市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方案总体设计标准,预测其工程效??,特进行合肥市历年(1989?2008年)降雨资料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合肥市水??局资料及张显忠等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降雨特征参数、最大小时降雨强??,并结合降雨特征,得出降雨截流率,确定本课题涉及项目的设计标准关联性??据。如图3-1、图3-2和图3-3所示为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曲线图。??100.00^??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5356
【学位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52
【部分图文】:
?(b)??图2-1合流制调蓄池原理图(a)及其曲线图解(b)??分流制排水系统采用的溢流调蓄池如图2-2[42,wl所示,为暴雨调蓄池。城市??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系统不完禆的区,在经历暴雨时,由于降幽W时较短,这就对??9??
(a)?(b)??图2-1合流制调蓄池原理图(a)及其曲线图解(b)??分流制排水系统采用的溢流调蓄池如图2-2[42,wl所示,为暴雨调蓄池。城市??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系统不完禆的区,在经历暴雨时,由于降幽W时较短,这就对??9??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合肥市降雨特性与排水系统现状调研??.1.合肥市降雨资料调研分析??为确定合肥市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方案总体设计标准,预测其工程效??,特进行合肥市历年(1989?2008年)降雨资料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合肥市水??局资料及张显忠等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降雨特征参数、最大小时降雨强??,并结合降雨特征,得出降雨截流率,确定本课题涉及项目的设计标准关联性??据。如图3-1、图3-2和图3-3所示为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曲线图。??100.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龙;黄涛;张萍萍;宫永伟;车伍;;合流制溢流调蓄池污染控制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08期
2 张显忠;张善发;谢勇;胡龙;徐连军;刘佳伟;高原;;临沂市老城区初期雨水污染现状与调蓄策略[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9期
3 陈刚;马赋;;谈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初期雨水弃流[J];给水排水;2013年03期
4 张显忠;;合肥市老城区初期雨水污染现状与调蓄策略[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22期
5 程晓波;;上海市中心城区初期雨水污染治理策略与案例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6期
6 张显忠;张善发;徐连军;高原;;合肥市塘西河上游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实践[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24期
7 聂凤;熊正为;黄建洪;虢清伟;彭福全;;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池的研究进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8 李俊奇;刘洋;车伍;;发达国家雨水管理机制及政策[J];城乡建设;2011年08期
9 李立青;朱仁肖;尹澄清;;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水量、水质分级控制方案[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8期
10 朱理铭;李钏;;广州市雨水调蓄池规划技术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8期
本文编号:2885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8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