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一体化复合滴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05:04
   本论文以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技术研发为目的,搭建了复合滴滤池处理系统,考察了滤料的不同组合方式、水力停留时间、循环比、滤料层厌氧区和好氧区的体积比等工艺条件对装置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复合滴滤池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并优化其运行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5组实验生物滴滤池装置中,实验装置1(沸石、活性炭、陶粒)对于COD、TP、TN的去除效率最优,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4%、59.37%、32.14%,装置2(沸石、活性炭、砾石)对NH_4~+-N的去除效率较好,其平均去除率为84.76%;水力停留时间、循环比、滤料层厌氧区和好氧区的体积比这3个因素对于COD、TP两个指标去除情况影响不是很明显,滤料层的厌氧区和好氧区的体积比对TN、NH_4~+-N去除都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最优工艺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为6天、循环比为120%、滤料层厌氧区和好氧区的比为1:1,在此条件下装置对COD、TP、TN、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15%、92.51%、40.35%、48.91%;当利用复合滴滤池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时,选取水力停留时间为1天,处理水力负荷为每天0.23吨/(m~(3.)d),装置对COD、TP、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81%,80.59%,75.88%和29.34%,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7.5,1.02,11.03和38.51 mg/L。通过对上中下三层滤料表面的SEM、XRD分析得出滤料表面有大量的微生物且处理后滤料表面无处理C、N、P相关的化合物产生,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检测和分析,表现出复合滴滤池系统对C、N、P的去除能力。从研究结果可知,复合滴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效果较好,且维护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学位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799.3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滤料,水处理装置


滤料Fig.2-1Filtermaterial

滴滤池,实验装置,滤料,组合方式


图 2-2 滴滤池实验装置Fig.2-1 Drip filter experimental device表 2-4 滤料组合方式Fig.2-4 Filter material combination装置编号 下层 中层 上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含;樊磊磊;艾海男;刘体淼;何强;;DO对好氧/缺氧生物滤池脱氮过程N_2O产生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17期

2 张晓娜;何嘉莉;陈丽珠;刘清华;;不同滤料滤池去除浊度和有机物的研究[J];供水技术;2015年03期

3 柏义生;于鲁冀;陈涛;范鹏宇;晋凯迪;;反硝化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挂膜启动[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11期

4 刘驰;李家宝;芮俊鹏;安家兴;李香真;;16S rRNA基因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15年09期

5 王亚宜;陈玉;周东;林喜茂;;温度对滴滤池硝化过程氧化亚氮释放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11期

6 李建政;孟佳;赵博玮;艾斌凌;;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SBR短程硝化系统影响因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7 余波;江传春;陈婷婷;杨平;;新型一体式生物流化床-生物滤池处理低C/N废水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4期

8 谭平;马太玲;赵立欣;刘东生;李想;张磊;;ABR-生物滴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9 于晓曼;薛冰;耿涌;曾祥峰;马志孝;;中国农村水环境问题及其展望[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年01期

10 谢恩;罗固源;许晓毅;;温度对环形推流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超;厌氧好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中小城镇生活污水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赵锐;青岛近海两种生态环境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及3株海洋新菌的分类鉴定[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宏琛;多级A/O生物滤池与微絮凝过滤组合工艺处理二级生化尾水的实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2 马晨曦;SBBR部分亚硝化-UASBB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低C/N比废水的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3 李江雯;混凝滤布过滤—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张文坤;分层生物滴滤池生物膜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赵丙良;粪尿废水的单独厌氧处理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昕;海水反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及固定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元伟;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含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白永刚;滴滤池—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85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85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