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电絮凝法对制革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00:28
   制革工业在我国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制革生产的同时,排放大量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制革厂作为重污染行业,其排放的废水COD含量高,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含有重金属铬、硫化物等物质,制革废水的此种特性使其处理的难度增加。常规处理工艺A-O池的出水中COD和铬含量不能达标。参照(GB 30486-2013)总铬的排放限值从1.5mg/L提升到了 0.5mg/L,COD的排放限值提升到了 60mg/L,将制革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势在必行。本论文提出了采用优势菌种进行生物反应与电絮凝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山东某制革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铬。废水使用化学沉淀处理去除重金属铬,再进行生物处理,先是15d污泥的驯化过程,再挂膜处理,并进行20d的稳定运行,使出水稳定在COD约200mg/L,总Cr为10mg/L左右。然后进一步进行电絮凝反应,针对重金属铬的去除,研究了电极材料、反应电压、pH值、反应时间对总铬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还探究了电流密度、电流效率的变化对实验过程的影响。同时,验证实验中的物料守恒,证明处理后的铬的含量,对铬的转化形态进行了推断。针对难降解有机物COD的去除,研究了反应电压、pH、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还计算了阳极消耗量,从而评估电絮凝反应的经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三个阶段的生物富集培养与驯化,优势菌种对废水的COD降解2d可达到60.79%,生化出水CODCr最终稳定在200mg/L左右。电絮凝反应过程中选用铝钛阳极处理效果最佳,反应电压采用5V,pH值为6,反应30min,电流密度为800A/m2时,总铬去除率可以达到98.88%,Cr(III)去除率达到98.93%,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3.38%,满足制革行业一级排放标准(GB30486-2013)。根据反应动力学的拟合,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去除Cr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去除COD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规律。电絮凝处理制革废水实验中电解时间(t)与COD的去除率(R)满足的关系式为:R =-0.049t2 + 2.5595t +56.674,时间(t)与剩余浓度 COD(C)的关系为:C=0.2868t2-13.448t-11.514,同时,COD的浓度变化与时间之间成抛物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47,符合一级反应的规律。
【学位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794
【部分图文】:

示意图,实验过程,示意图,稳压电源


2实验材料与方法流稳压电源?TG-135?上海同广科教仪器有限公司??验过程示意图??应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为有机玻璃制成的容器,外形尺寸为3〇x3流稳压电源相连,实验所用电极板分别为铝片、铁片、钛板、石墨极搭配反应,以阳-阴极形式表示,分别是Al-C、Fe-C、Al-Fe、Fe-A、Fe-Ti、(Fe+Ti)-C,分别探讨它们对COD、总Cr和Cr(VI)的去■?|直流电源??

生物强化,接触氧化池,挂膜


??3.1.2菌种挂膜??生物强化接触氧化装置见图3-1。菌种挂膜分为三步:挂膜开始时的驯化、挂膜??中期的培养、挂膜后期的稳定,见图3-2。??-乂(..i.?'?'jj?ib?■?t?;??,??I-?-i-},??曝气卜??图3-1生物强化接触氧化池??Fig.?3-1?The?bio?enhanced?contact?oxidation?tank??20??

挂膜,生物强化,菌种


??3.1.2菌种挂膜??生物强化接触氧化装置见图3-1。菌种挂膜分为三步:挂膜开始时的驯化、挂膜??中期的培养、挂膜后期的稳定,见图3-2。??-乂(..i.?'?'jj?ib?■?t?;??,??I-?-i-},??曝气卜??图3-1生物强化接触氧化池??Fig.?3-1?The?bio?enhanced?contact?oxidation?tank??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先琼;制革废水总盐量超标带来的危害及防治[J];皮革科学与工程;1995年02期

2 陈岭;吴浩汀;;制革废水的分隔治理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1991年01期

3 纪昌林;;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制革废水中氯[J];西部皮革;1987年Z1期

4 毛欢庆;姚萍萍;马天麟;;制革废水的处理工艺[J];上海环境科学;1987年09期

5 王百鸣;;试论制革废水的治理问题[J];四川环境;1988年02期

6 任南琪;单宁影响制革废水可生化性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89年02期

7 曾志雄;邓培德;;厌氧生物转盘处理制革废水[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9年02期

8 马国中;刘佩学;;制革废水废料的综合利用[J];重庆环境科学;1989年01期

9 王树声;;漫谈制革废水[J];环境保护;1978年03期

10 崔淑兰;制革废水中硫化碱的处理及利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悦;电絮凝法对制革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8年

2 刘昌均;某大型制革厂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研究[D];温州大学;2017年

3 罗亚红;蓝皮制革废水污染物去除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龚贵金;制革废水生化处理工程参数的优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守刚;制革废水氨氮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申柠;含甲醛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贾坤;组合工艺对制革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崔鹏;生物活性炭系统深度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9 董小群;水葫芦和水花生深度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魏裔宸;制革废水单宁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8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88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5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