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地区资源节约效果综合评价与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21:26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诸多的问题都在此过程中显现出来,其中资源的快速消耗以及环境状况的急剧恶化尤为突出。鉴于当前所面临的状况,为缓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矛盾关系,则应当调整以往粗放式、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以科学化、低能耗、高效率的方式兼顾经济与资源环境统筹发展。为进一步准确认识全国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建设的发展情况,本文针对全国30个省份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文中主要基于资源的消耗和节约两个方面入手依据简洁性原则选取能够反映资源节约型建设状况的指标,经过对众多学者在资源节约型社会研究中的成就进行梳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交叉熵方法应用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利用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与交叉熵方法的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兼容度检验标准对交叉熵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全国30个省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状况呈现鲜明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整体上优于中西部,其中西部地区最的建设相对较为滞后;此外,通过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以及兼容度检验,交叉熵方法与文中采用的其他方法相比在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的评估结果中相对较好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5年不同评价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评价结果
图 2 全国各地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分布情况4.2 合理性分析在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全国各地区资源节约型社会多个时期状况的评估结果表明,不同评估方法对应评估结果的差异引发了相互间一致性的问题,而且不同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也难以判断,如:灰色关联度的评估结果相较于其他几种方式差别相对较大。为进一步比较不同方法对应结果的一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利用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计算不同方法的兼容度,根据相互间兼容度的大小判断评价方法的一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以达成对不同方法进行检验的目的。首先,根据不同方法间的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判断相互间的一致性,下表为以上六种评价方法间的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 鲍伟. 环境与发展. 2018(02)
[2]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 李从欣,李国柱. 生态经济. 2017(10)
[3]中原经济区“两型”产业区域差异综合评判[J]. 薛宝琪,范红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8)
[4]淮河经济带城市绿色效率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J]. 潘鹏程,孙欣,赵鑫.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7(04)
[5]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综合评价[J]. 梁本哲,王占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7(04)
[6]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J]. 柴琪宸,郭亚军,宫诚举,李伟伟. 中国管理科学. 2017(07)
[7]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成效的系统评价[J]. 袁莉,李明生. 系统工程. 2013(03)
[8]基于层次分析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价[J]. 李雪松,夏怡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07)
[9]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电力系统黑启动方案评估[J]. 林济铿,李童飞,赵子明,郑卫洪,刘涛. 电网技术. 2012(02)
[10]基于熵值法的“两型社会”经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J]. 李新平,申益美. 统计与决策. 2011(13)
博士论文
[1]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王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两型社会建设与评价[D]. 胡敏红.武汉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25312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5年不同评价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评价结果
图 2 全国各地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分布情况4.2 合理性分析在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全国各地区资源节约型社会多个时期状况的评估结果表明,不同评估方法对应评估结果的差异引发了相互间一致性的问题,而且不同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也难以判断,如:灰色关联度的评估结果相较于其他几种方式差别相对较大。为进一步比较不同方法对应结果的一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利用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计算不同方法的兼容度,根据相互间兼容度的大小判断评价方法的一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以达成对不同方法进行检验的目的。首先,根据不同方法间的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判断相互间的一致性,下表为以上六种评价方法间的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 鲍伟. 环境与发展. 2018(02)
[2]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 李从欣,李国柱. 生态经济. 2017(10)
[3]中原经济区“两型”产业区域差异综合评判[J]. 薛宝琪,范红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8)
[4]淮河经济带城市绿色效率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J]. 潘鹏程,孙欣,赵鑫.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7(04)
[5]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综合评价[J]. 梁本哲,王占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7(04)
[6]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J]. 柴琪宸,郭亚军,宫诚举,李伟伟. 中国管理科学. 2017(07)
[7]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成效的系统评价[J]. 袁莉,李明生. 系统工程. 2013(03)
[8]基于层次分析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价[J]. 李雪松,夏怡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07)
[9]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电力系统黑启动方案评估[J]. 林济铿,李童飞,赵子明,郑卫洪,刘涛. 电网技术. 2012(02)
[10]基于熵值法的“两型社会”经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J]. 李新平,申益美. 统计与决策. 2011(13)
博士论文
[1]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王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两型社会建设与评价[D]. 胡敏红.武汉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25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2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