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15:3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地矛盾日益凸显。人们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虽然获得了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以鄱阳湖流域即五河流域(修水流域、饶河流域、信江流域、抚河流域、赣江流域)和鄱阳湖区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现状,从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安全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P-S-R模型,分别构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和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并采用加权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自然生态脆弱性修正,得出最终评价结果。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流域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集约与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耦合协调度分析。结合评价结果对鄱阳湖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越来越高,北部明显高于南部。结合构建的P-S-R模型及修正模型分析得出:产生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鄱阳湖流域区域性差异明显,受地形、区域自然生态脆弱度、农业人均纯收入、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地均容纳从业人口、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因素的影响重大。(2)鄱阳湖流域土地生态安...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基础框架
技术路线图
3.1 研究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鄱阳湖流域(图3-1)位于长江中下游交界处南岸,跨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和湖南6个省,共有84个完整县(市)和23个部分县,流域面积162225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中江西省境内157018km2,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96.85%,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3.9%[81],湖南省681 km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陵山区交通通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分析[J]. 叶茂,王兆峰. 经济地理. 2017(11)
[2]神农架林区旅游经济—交通状况—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 马勇,李丽霞,任洁. 经济地理. 2017(10)
[3]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为实证[J]. 徐维祥,张凌燕,刘程军,杨蕾,黄明均. 地理科学. 2017(11)
[4]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格局[J]. 徐羽,钟业喜,冯兴华,徐丽婷,郑林. 生态学报. 2016(23)
[5]基于DPSIR-灰色关联模型的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孙德亮,张凤太.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5)
[6]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昊,李世平,银敏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9)
[7]基于TOPSIS方法的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 黄海,谭晶今,陈春,刘长城.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3)
[8]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J]. 方创琳,周成虎,顾朝林,陈利顶,李双成. 地理学报. 2016(04)
[9]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乔蕻强,程文仕. 土壤通报. 2016(02)
[10]基于PSR模型与集对分析的耕地生态安全诊断[J]. 郑华伟,张锐,孟展,刘友兆. 中国土地科学. 2015(12)
博士论文
[1]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王然.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中国海洋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基于变权TOPSIS-DPSI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D]. 卢涛.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基于CA-Markov模型的杭州湾南岸湿地景观格局动态模拟与预测[D]. 张茜.浙江大学 2013
[3]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耦合研究[D]. 刘继红.兰州大学 2013
[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孙建.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8499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基础框架
技术路线图
3.1 研究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鄱阳湖流域(图3-1)位于长江中下游交界处南岸,跨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和湖南6个省,共有84个完整县(市)和23个部分县,流域面积162225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中江西省境内157018km2,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96.85%,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3.9%[81],湖南省681 km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陵山区交通通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分析[J]. 叶茂,王兆峰. 经济地理. 2017(11)
[2]神农架林区旅游经济—交通状况—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 马勇,李丽霞,任洁. 经济地理. 2017(10)
[3]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为实证[J]. 徐维祥,张凌燕,刘程军,杨蕾,黄明均. 地理科学. 2017(11)
[4]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格局[J]. 徐羽,钟业喜,冯兴华,徐丽婷,郑林. 生态学报. 2016(23)
[5]基于DPSIR-灰色关联模型的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孙德亮,张凤太.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5)
[6]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昊,李世平,银敏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9)
[7]基于TOPSIS方法的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 黄海,谭晶今,陈春,刘长城.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3)
[8]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J]. 方创琳,周成虎,顾朝林,陈利顶,李双成. 地理学报. 2016(04)
[9]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乔蕻强,程文仕. 土壤通报. 2016(02)
[10]基于PSR模型与集对分析的耕地生态安全诊断[J]. 郑华伟,张锐,孟展,刘友兆. 中国土地科学. 2015(12)
博士论文
[1]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王然.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中国海洋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基于变权TOPSIS-DPSI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D]. 卢涛.中国地质大学 2016
[2]基于CA-Markov模型的杭州湾南岸湿地景观格局动态模拟与预测[D]. 张茜.浙江大学 2013
[3]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耦合研究[D]. 刘继红.兰州大学 2013
[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孙建.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8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6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