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砷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8:30

  本文关键词:砷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砷污染 土壤 污染修复 复合淋洗 适用性 形态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作为砷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砷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砷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因此砷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在众多土壤修复方法中,淋洗法是修复砷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修复周期短,能够彻底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是当前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淋洗剂的选择是淋洗修复的关键,单一的淋洗剂往往很难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但如果组合不同淋洗剂的差异修复效果和机理,即采用复合淋洗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与应用前景。本研究在结合实际工程和前期研究小试基础上,以砷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批量振荡淋洗法对比五种常用淋洗剂(EDTA、Na OH、草酸、柠檬酸和KH2PO4)对土壤砷的去除效果;并将五种淋洗剂进行组合复合淋洗研究,以探索最佳复合淋洗组合;再通过3种不同砷污染程度土壤的淋洗修复效果比较,研究复合淋洗的适用性;最后分析淋洗前后土壤中砷的形态变化,探索淋洗机理。以期为砷污染土壤及其场地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5种淋洗剂均能不同程度地去除土壤中的砷,去除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草酸、Na OH、EDTA、KH2PO4、柠檬酸。草酸淋洗效果最好,去除率为75.27%,土壤砷含量从186 mg·kg-1降至46 mg·kg-1;(2)适当的复合淋洗组合能够提高污染土壤中砷的去除率,复合淋洗效果优于单一淋洗,复合二级淋洗效果优于复合一级淋洗。复合淋洗中,淋洗剂的选择和组合顺序是影响复合淋洗的关键。4 h 0.5 mg·kg-1 Na OH+4 h 0.1mg·kg-1 EDTA为最佳复合淋洗组合,砷去除率达到最高的91.83%,其次为4 h 0.5mg·kg-1 OX+4 h 0.5 mg·kg-1Na OH组合,砷的去除率为90.91%;(3)复合淋洗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对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土壤,最佳淋洗组合Na OH+EDTA和OX+Na OH同样具有较好的淋洗效果,且OX+Na OH组合淋洗效果优于Na OH+EDTA组合。对于重度污染程度的土壤,砷去除率同样可达50%以上。同时,复合淋洗组合对于重金属复合污染型土壤中除砷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也有一定的淋洗效果;(4)复合淋洗能够减少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砷,改变土壤中砷的形态分布,主要作用于有效态砷(交换态砷、铝型砷、铁型砷、钙型砷之和),交换态砷难以去除。复合淋洗后有效态砷含量降低,各试验土壤有效态均减少50%以上,残渣态砷比例增大,大大降低了污染土壤的风险。并且Na OH+EDTA对铝型砷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而OX+Na OH能很好的去除铁性砷;(5)复合淋洗适用于小型中强度污染土壤,是治理砷污染土壤的一种高效快速方法,对工业污染场地的修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定修复方案时,需根据土壤中砷的形态分布和特征选择合适的淋洗组合。
【关键词】:砷污染 土壤 污染修复 复合淋洗 适用性 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8
  • 1.1 选题背景13
  • 1.2 土壤砷污染13-18
  • 1.2.1 土壤砷污染现状14-15
  • 1.2.2 土壤中砷的来源15-16
  • 1.2.3 土壤中砷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16-17
  • 1.2.4 土壤砷污染危害17-18
  • 1.3 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8-23
  • 1.3.1 物理修复19-20
  • 1.3.2 化学修复20-21
  • 1.3.3 生物修复21-22
  • 1.3.4 联合修复22-23
  • 1.4 淋洗修复技术研究进展23-25
  • 1.4.1 淋洗剂23-24
  • 1.4.2 淋洗修复影响因素24-25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25-28
  • 1.5.1 研究意义25-26
  • 1.5.2 研究内容26-27
  • 1.5.3 技术路线27-28
  • 第2章 常用淋洗剂的淋洗效果比较研究28-32
  • 2.1 前言28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28-29
  • 2.2.1 实验土壤28-29
  • 2.2.2 实验方法29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29-31
  • 2.3.1 实验土壤理化性质29-30
  • 2.3.2 常用淋洗剂振荡淋洗实验30-31
  • 2.4 小结31-32
  • 第3章 最佳复合淋洗组合筛选实验32-36
  • 3.1 前言32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32-33
  • 3.2.1 实验土壤32
  • 3.2.2 实验方法32-33
  • 3.2.3 数据处理分析33
  • 3.3 结果与分析33-35
  • 3.4 小结35-36
  • 第4章 复合淋洗适用性探究36-41
  • 4.1 前言36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36-37
  • 4.2.1 参比土壤36
  • 4.2.2 实验方法36-37
  • 4.2.3 数据统计分析37
  • 4.3 结果与分析37-39
  • 4.3.1 参比土壤理化性质测定37-38
  • 4.3.2 复合淋洗适用性研究38-39
  • 4.4 小结39-41
  • 第5章砷污染土壤形态分析实验41-46
  • 5.1 前言41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41-42
  • 5.2.1 实验土壤41
  • 5.2.2 实验方法41-42
  • 5.2.3 数据分析处理42
  • 5.3 结果与分析42-44
  • 5.4 小结44-46
  • 结论与展望46-48
  • 结论46-47
  • 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4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4-55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的专利目录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汉池,陈俊义,沈丹锋;砷污染对水稻的影响及其转化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02年01期

2 亦农;砷污染在印度扩散[J];世界农业;2003年07期

3 王阳生;冶金部砷污染防治会议在{嚲烧倏猍J];重有色冶炼;1980年Z1期

4 张毅;唐丁丁;;自然因素作用下的砷污染[J];环境保护;1990年05期

5 谢正苗,,黄昌勇;土壤-水稻系统中砷污染表征与相关性校验[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6年07期

6 张晓红,陈敏;印度西孟加拉州发生世界上最严重的砷污染[J];环境科学动态;1998年03期

7 张晓红,陈敏;印度西孟加拉州发生全球最严重的砷污染[J];环境导报;1999年01期

8 冯德福;砷污染与防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丁亮;评估孟加拉国的砷污染[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年01期

10 吴洵;重视茶园砷污染[J];中国茶叶;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黎明;聂亚峰;周建梅;周廷;鲁胜利;;莲花泡农场农田砷污染分布情况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吴文铸;郭敏;石利利;夏峰;蔡道基;;土壤固砷处理砷污染水体应用研究初探[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3 张辉;;河套地区地下水砷污染成因的同位素证据[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曾东;许振成;;筛选并利用抗砷菌与蜈蚣草互作对砷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熊金波;樊昊心;王文明;蔡林;王革娇;;砷污染煤矿土壤砷抗性微生物分离和宏基因组文库构建[A];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熊金波;樊昊心;王文明;蔡林;王革娇;;砷污染煤矿土壤砷抗性微生物分离和宏基因组文库构建[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革娇;熊金波;樊昊心;王文明;蔡林;;砷污染煤矿土壤砷抗性微生物分离和宏基因组文库构建[A];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周廷;朱宝霞;王新明;马爽;崔洋;常波玮;;蜈蚣草修复东北某地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砷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9 孙菱;肖思海;杜娟;胡伟;钱新;;砷污染事故区域事故后污染状况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10 程明亮;;环境毒物砷污染与肝病[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世界卫生组织供稿 海萃译;饮用水砷污染灾难逼近[N];健康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倪金合;向砷污染“宣战”[N];中国黄金报;2013年

3 记者 林小春 任海军;德啤被砷污染 但“仍处低水平”[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朱景朝;新疆科学家攻克土壤砷污染控制难题[N];西部时报;2013年

5 戴敬凯 杨涛利;盐碱土砷污染有治了[N];中国环境报;2013年

6 太原环医所;砷污染[N];光明日报;2003年

7 潘希;我国科学家“阻击”砷污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8 记者 鄂平玲;独山县砷污染事件已妥善处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王立芳;广西河池受砷污染村民接受治疗[N];西部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董子凡;无形杀手砷污染如何现形?[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纪冬丽;电动—渗透性反应格栅联合修复砷污染土壤效能与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熊金波;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砷污染土壤蜈蚣草根际和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小荣;复合矿化稳定剂对砷污染土壤稳定效果及机理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谢伟;不同水分条件下砷污染对土壤酶活性影响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攀攀;水稻田中砷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控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杨卓悦;砷污染土壤的修复—固化/稳定化及植物修复[D];吉林大学;2016年

5 侯李云;客土改良技术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其对苋菜吸收砷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陈寻峰;砷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刘玲;砷污染土壤中砷氧化菌的筛选[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8 唐敏;砷污染土壤萃取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牛秋雅;砷污染治理及砷资源回收利用的清洁生产新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王京;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砷污染地球化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95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595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0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