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异噻类抑菌剂对废纸板造纸系统抑菌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21:06

  本文关键词:异噻类抑菌剂对废纸板造纸系统抑菌效果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生物 抑菌剂 白水 纸浆 活性污泥


【摘要】:废纸的回收、白水的循环有效的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减少了浪费及环境污染,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造纸设备及各个运行系统中微生物的进入、繁殖与生长,进而形成可腐蚀设备仪器、影响成品纸品质的有害沉积物。本文选用两种异噻类抑菌剂,通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马铃薯培养基对加入不同量抑菌剂的纸浆及其白水中的细菌和真菌进行培养,观察并分析抑菌效果。并在后期废水处理过程中,对残余抑菌剂在废水处理过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和2#异噻类抑菌剂单独使用时,在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对纸浆和白水中的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抑菌剂在投加量为10 ppm时,对浓度为0.8%的纸浆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率分别达到了62%和86%,对浓度为0.15%的白水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率都达到了75%左右;2#抑菌剂在投加量为10 ppm时,对浓度为0.8%的纸浆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率分别达到了66%和84%,对浓度为0.15%的白水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率都达到80%左右,2#抑菌剂抑菌效果要优于1#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在相同条件下,复配后的1#和2#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大于单独使用一种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当1#抑菌剂的添加量为12 ppm,2#抑菌剂的添加量为4 ppm时,对纸浆中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率分别可达到95%和98%左右,对白水中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率分别可达到98%和96%。对复配后的抑菌剂进行分析,表明在48 h后,对细菌和真菌的去除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因此其具有长效性。对于废水的处理,筛选出2号菌为优势菌,该优势菌降解COD的最佳条件是在废水初始浓度为60%,pH为8,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时间为8 h,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5%左右。用复配的异噻类抑菌剂对优势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抑菌剂会对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产生抑制作用,也会影响后续废水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 抑菌剂 白水 纸浆 活性污泥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微生物在造纸工业中的影响10-12
  • 1.1.1 微生物的来源及种类10-11
  • 1.1.2 微生物的危害11-12
  • 1.1.2.1 生物膜的危害11
  • 1.1.2.2 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腐败11-12
  • 1.2 消除微生物危害的方法12-13
  • 1.2.1 纤维原料的选取及清水处理12
  • 1.2.2 系统的清洗12
  • 1.2.3 杀菌防腐剂12-13
  • 1.3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与选择原则13
  • 1.3.1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13
  • 1.3.2 杀菌剂的选择原则13
  • 1.4 影响杀菌剂作用的因素13-15
  • 1.4.1 浓度13-14
  • 1.4.2 时间14
  • 1.4.3 酸碱度14
  • 1.4.4 温度14
  • 1.4.5 溶解度14
  • 1.4.6 协同与对抗作用14-15
  • 1.5 杀菌剂的种类与应用15-16
  • 1.5.1 次氯酸盐杀菌剂15
  • 1.5.2 氯胺类杀菌剂15-16
  • 1.5.3 有机溴类杀菌剂16
  • 1.5.4 季铵盐杀菌剂16
  • 1.6 造纸废水的处理16-17
  • 1.6.1 活性炭吸附法17
  • 1.6.2 生物法17
  • 1.6.3 化学氧化法17
  • 1.7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17-19
  • 1.7.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7-18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18-19
  • 第二章 实验部分19-23
  • 2.1 原料19
  • 2.2 实验设备与药品19-21
  • 2.2.1 实验仪器19-20
  • 2.2.2 实验试剂20-21
  • 2.3 实验方法21-23
  • 2.3.1 主要参数的测定方法21-22
  • 2.3.1.1 菌落总数21
  • 2.3.1.2 化学需氧量21-22
  • 2.3.2 培养基的配制22-23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23-54
  • 3.1 异噻类抑菌剂对纸浆抑菌效果的研究23-34
  • 3.1.1 1~#抑菌剂对纸浆中细菌的抑菌效果23-25
  • 3.1.2 2~#抑菌剂对纸浆中细菌的抑菌效果25-27
  • 3.1.3 1~#抑菌剂对纸浆中真菌的抑菌效果27-29
  • 3.1.4 2~#抑菌剂对纸浆中真菌的抑菌效果29-31
  • 3.1.5 两种抑菌剂复配对纸浆中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果31-34
  • 3.2 异噻类抑菌剂对白水抑菌效果的研究34-46
  • 3.2.1 1~#抑菌剂对白水中细菌的抑菌效果34-36
  • 3.2.2 2~#抑菌剂对白水中细菌的抑菌效果36-38
  • 3.2.3 1~#抑菌剂对白水中真菌的抑菌效果38-40
  • 3.2.4 2~#抑菌剂对白水中真菌的抑菌效果40-42
  • 3.2.5 两种抑菌剂复配对白水中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果42-45
  • 3.2.6 复配抑菌剂时效性能的研究45-46
  • 3.3 异噻类抑菌剂对废水处理影响的研究46-54
  • 3.3.1 筛选优势菌46-49
  • 3.3.2 2~#优势菌降解 COD 的影响因素49-51
  • 3.3.2.1 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49
  • 3.3.2.2 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49-50
  • 3.3.2.3 废水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50-51
  • 3.3.3 复配后的抑菌剂对 2~#优势菌的影响51-54
  • 第四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朝扬;;造纸白水的循环回用及其处理方式[J];纸和造纸;2011年10期

2 王春华;谢小保;曾海燕;欧阳友生;陈仪本;;微生物对工业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04期

3 苗宗成;杨建洲;王蕾;;新型杀菌防腐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造纸;2006年10期

4 龚盛昭,郑荣辉;防腐杀菌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及进展[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5 琳达R.罗伯逊,熊坤;造纸过程中由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造纸;2000年02期

6 王三反;超声波再生活性炭的初步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98年02期

7 黄毅;微波密封消解法测定COD_(cr)值[J];上海环境科学;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658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58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6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