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甘油基混合培养物合成PHA及其模拟与在线监测

发布时间:2017-09-24 21:31

  本文关键词:甘油基混合培养物合成PHA及其模拟与在线监测


  更多相关文章: 混合基质 同时贮存与生长模型 氧利用速率(OUR) 聚羟基烷酸脂(PHA) 实时在线监测


【摘要】:以其较好的物理(机械)、化学、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聚β羟基烷酸盐(PHA)成为替代石化塑料的可再生生物高分子材料。目前,工业合成PHA主要采用纯培养和基因工程的方法,工艺复杂、操作成本高,严重制约了PHA商业化。活性污泥具有合成PHA的能力,使得混合培养物成为可能可供选择的PHA合成方法。本文以甘油作为基质,在饱食-饥饿运行模式的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富集得到合成PHA的混培物,评估其利用甘油和其它基质的合成PHA的能力;在合成PHA的过程中,同时监测氧利用速率(OUR)、化学需要量(COD)以及PHA浓度,研究饱食期内PHA合成速率与OUR的关系;基于同时贮存与生长的活性污泥模型,建立了OUR与PHA合成速率之间的线性方程;利用在线OUR数据,实时估计PHA合成量。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活性污泥法合成PHA的性能,工业合成PHA的在线测量和控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1)以甘油作为基质富集混培物对基质的利用具有广谱性,能够利用甘油、葡萄糖、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多种基质合成PHA。以甘油和葡萄糖作为基质时,产生聚β羟基丁酸酯(PHB)和聚葡萄糖(PG)两种聚体;以乳酸、乙酸、丁酸合作为基质时,产生PHB聚体;以丙酸作为基质时,产生PHB与聚β羟基戊酸酯(PHV)两种聚体。相同浓度甘油、葡萄糖、乳酸、乙酸、丙酸、丁酸作为基质时,PHA产率(mg COD PHA/mg COD基质)关系为:乳酸(0.60)乙酸(0.56)丙酸(0.39)葡萄糖(0.34)丁酸(0.36)甘油(0.26),最大PHA含量(%)关系为:乳酸(31.1)乙酸(27.0)丙酸(21.2)葡萄糖(19.0)丁酸(16.5)甘油(14.5)。甘油和葡萄糖产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两种基质在呼吸实验过程中基质加入后曝气量不足,DO浓度较低时有利于PG合成,使PHA产率降低。(2)乙酸与丙酸混合基质合成PHA时,PHA产率(mg COD PHA/mg COD基质)关系为:乙酸/丙酸3:1(0.54)乙酸/丙酸1:1(0.51)乙酸/丙酸1:3(0.45);最大PHA含量(%)关系为:乙酸/丙酸3:1(24.0)乙酸/丙酸1:1(22.0)乙酸/丙酸1:3(19.8);随着混合基质中乙酸比例的升高,PHA产量增大,但PHV相对含量下降;乙酸/丙酸为3:1和1:1时,微生物贮存速率/生长速率分别为1.57与1.33,微生物利用外部基质主要进行贮存;甘油、葡萄糖、乳酸、乙酸、乙酸、丙酸、丁酸为基质合成PHA时,通过监测OUR与合成PHA的量,建立了速率OUR与合成PHA的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3)丙酸和乙酸/丙酸混合物作为基质时,同时贮存与生长模型对OUR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模拟结果显示了各个过程对于OUR的贡献,丙酸做基质时,生长过程氧气的消耗速率显著高于贮存过程,微生物主要进行细胞生长;乙酸/丙酸为1:1及3:1时贮存过程氧气的消耗速率高于生长过程,微生物主要进行胞内有机质贮存;乙酸/丙酸为1:3时,生长过程氧气消耗速率高于贮存过程,微生物主要进行细胞生长。(4)在不同乙酸/丙酸下,基于在线OUR测量值与建立的耗氧量与PHA的线性方程对PHA的合成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PHA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吻合,验证基于OUR在线监测数据估计PHA合成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混合基质 同时贮存与生长模型 氧利用速率(OUR) 聚羟基烷酸脂(PHA) 实时在线监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317;X70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1 绪论9-27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24
  • 1.2.1 混培物合成PHA10-18
  • 1.2.2 PHA合成的数学模型18-22
  • 1.2.3 PHA测量方法22-24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4-27
  • 1.3.1 研究内容24
  • 1.3.2 技术路线24-27
  • 2 材料与方法27-33
  • 2.1 PHA混培物的富集27-29
  • 2.1.1 废水组成与接种污泥27
  • 2.1.2 批式反应器及其运行27-29
  • 2.2 试验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29-33
  • 2.2.1 常规指标29
  • 2.2.2 胞内聚合物29-32
  • 2.2.3 氧利用速率的呼吸测量32-33
  • 3 混培物利用不同基质合成PHA的特征33-47
  • 3.1 多种单基质合成PHA的特征33-42
  • 3.1.1 富集反应器PHA的特征评价33-34
  • 3.1.2 甘油合成PHA的特征34-35
  • 3.1.3 葡萄糖合成PHA的特征35-36
  • 3.1.4 乳酸合成PHA的特征36-37
  • 3.1.5 乙酸合成PHA的特征37-38
  • 3.1.6 丙酸合成PHA的特征38-39
  • 3.1.7 丁酸合成PHA的特征39-40
  • 3.1.8 结果讨论40-42
  • 3.2 乙酸/丙酸混合基质合成PHA的特征42-44
  • 3.3 混培物合成PHA速率与OUR的关系44-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4 基于同时贮存与生长的活性污泥模型对PHA合成的模拟47-57
  • 4.1 同时贮存与生长活性污泥模型的建立47-54
  • 4.1.1 基本概念47-48
  • 4.1.2 模型组分48
  • 4.1.3 反应过程48
  • 4.1.4 化学计量学矩阵48-50
  • 4.1.5 动力学表达50
  • 4.1.6 参数取值与校核50-54
  •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54-56
  • 4.2.1 以丙酸作为基质合成PHA54-55
  • 4.2.2 以乙酸/丙酸作为基质合成PHA55-56
  • 4.3 本章小结56-57
  • 5 基于在线OUR测量估计PHA的合成量57-67
  • 5.1 以丙酸作为基质合成PHA57-58
  • 5.2 以乙酸/丙酸作为基质合成PHA58-63
  • 5.3 乙酸/丙酸作为基质时PHA的预测63-65
  • 5.4 本章小结65-67
  • 6 结论与建议67-69
  • 6.1 结论67-68
  • 6.2 建议68-69
  • 致谢69-71
  • 参考文献71-77
  • 附录77
  •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7
  • 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的课题77
  • C.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教学实践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子瑞;黄龙;陈志强;温沁雪;任南琪;;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工艺过程研究进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2 曾善文;王泽宇;高敬;刘东;张代钧;卢培利;;基于OUR-HPR测量在线估计活性污泥合成PHA量[J];环境科学;2015年05期

3 于浩强;张艳梅;王晓慧;刘勇旭;孟平蕊;李良波;;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上海塑料;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倩倩;复合菌群利用模拟污泥水解液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田婷;混合菌群合成聚羟基烷酸最佳工艺条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3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13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