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30 07:50

  本文关键词: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沈阳工业大学》 2015年

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潘阳  

【摘要】:微乳液是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形成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粒径介于10-100nm的外观半透明或者透明的分散体系。微乳液可以应用在三次采油、涂料、化妆品和合成多孔材料等领域。功能化离子液体是在阳离子或者阴离子中含有特定官能团的离子液体,这些特定的官能团增强了其在应用中的选择性和专属性。通过可设计性地变换阴阳离子改变其特性,调节亲水亲油性,进而可能使功能离子液体作为微乳液中的组分,形成含有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新型微乳液,即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 本文选用了自制的三种不同的功能化离子液体:1-(胺乙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NH2ebim][BF4])、1-(胺乙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NH2ebim][PF6])、1-(胺乙基)-3-丁基咪唑溴盐([NH2ebim]Br),分别与油相环己烷,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和水形成三种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采用电导率分析结合粒度分析的方法鉴定微乳液类型,并绘制多元体系三元相图。研究温度,不同Triton X-100与正丁醇比例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探讨了水在微乳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存在形式。通过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微乳液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和5%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自发形成的乳状液体系吸收CO2,探讨温度,转速、不同功能离子液体、微乳液质量对吸收CO2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备出了三种微乳液体系,分别为水/[NH2ebim][BF4]/TritonX-100/正丁醇/环己烷微乳液体系、水/[NH2ebim][PF6]/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己烷微乳液体系、水/[NH2ebim]Br/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己烷微乳液。三种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三元相图分为单相区(微乳液区)与两相区,微乳液区域分为W/O型,双连续相结构、O/W型。微乳液区域随着Triton X-100与正丁醇比例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DPD模拟结果表明,[NH2ebim]Br易存在于水相,[NH2ebim][BF4]、[NH2ebim][PF6]易溶于Triton X-100和正丁醇的形成的界面层中。分析得出水以结合态,束缚态和自由态的形式存在。微乳液和5%MDEA水溶液自发形成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乳液粒径在100-1000nm。与5%MDEA水溶液相比,用该自发乳液吸收CO2,提高了对CO2的吸收速率。研究发现,温度的升高、微乳液含量的增大和转数的增大,有助于提高CO2的吸收速率。实验表明三种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自发乳液中,含有[NH2ebim]Br的乳液吸收速率最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48.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应伟;李臻;夏春谷;;烷基磺酸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性质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英文)[J];催化学报;2011年03期

2 苑世领,刘成卜,徐桂英,蔡政亭;聚合物PVP与表面活性剂AOT相互作用的介观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6期

3 李东华;徐晓明;周文婷;韩国彬;;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化动力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10期

4 刘梅堂;浦敏锋;马鸿文;;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6期

5 周舟;何德良;李雪玲;李心涛;张丽梅;李国希;;聚苯胺在离子液体/水体系中的微乳液法合成[J];高分子学报;2007年08期

6 杨杰;舒武炳;秦卫;;双连续相微乳液聚合制备多孔材料[J];功能材料;2010年01期

7 滕燕;王挺;杜春慧;吴礼光;;离子液体微乳液中纳米AgCl的合成及AgCl/poly(MMA-co-AM)杂化膜的渗透汽化分离[J];复合材料学报;2012年06期

8 孙伟峰;高俊国;郭宁;;碳纳米管/聚乙烯复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2014年02期

9 刘维伟;胡松;陈文;向军;孙路石;苏胜;;功能型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CO_2吸收性能[J];化工学报;2012年01期

10 裴渊超;李琳;李志勇;王键吉;;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相平衡性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昌志;5%精喹禾灵微乳剂的研究和开发[J];安徽化工;2004年01期

2 夏茹;黄建炎;何金华;;三氟氯氰菊酯微乳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研究[J];安徽化工;2006年02期

3 周文杰;;适用于痕量锌离子迁移的微乳液的制备及迁移条件[J];安徽化工;2006年03期

4 王李节;周艺峰;聂王焰;;微乳形成与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7年01期

5 周文杰;;适用于痕量钴离子迁移的吐温80微乳的制备及迁移条件[J];安徽化工;2007年04期

6 张发亮;冯世龙;;25%毒·高氯微乳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7 陈军;张莉;孔凡彬;范辑玉;;植物杀虫剂1%苦皮藤素微乳剂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8 张英;宋建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9 胡长刚;陈卓;张靓;安娅;刘杰;张笑一;;DSB/油酸钠/油酸/水体系中溶致液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10 吴根华;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永嘉;王树立;张鹏宇;朴文英;;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樊丽华;聂阳;;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樊丽华;侯彩霞;聂阳;梁英华;芮玉兰;;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微波合成及表征[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4 安高军;熊春华;鲁长波;周友杰;;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燃料——微乳化柴油[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孟静;王志瑶;黄起中;;微乳液体系的研究、应用与展望[A];2005(第五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汪文川;刘志平;;离子液体体系的分子力场及分子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连一苇;赵孔双;;离子液体自组织体系的介电解析——聚集形态、极化和电荷迁移[A];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蒲膺中;张静;林金铸;;特种复合微粒的制备和应用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丛琳;李楚忠;;微乳液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化妆品上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华;掺杂型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修饰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力群;基于红外光谱的离子液体溶液微观结构与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董霞;染料聚醚衍生物类超分散剂的合成、性能及理论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梁生荣;纳米磺酸钙镁复合清净剂的合成、性能与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冰;油品减阻剂分散系统关键技术的开发与油品减阻剂的性能拓展[D];山东大学;2011年

6 柏祥涛;咪唑类离子液体稳定的纳米金的制备、组装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丽芳;矾冰纳米乳制剂研究及其安全性和药效学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8 陈志涛;基于离子液体相互作用毛细管电泳新方法[D];重庆大学;2011年

9 申艳艳;金属离子注入固体材料纳米颗粒合成、热演变及光学性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彭旭红;AOT反胶束体系第二维里系数及液滴间相互作用的光散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伟;D5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及其在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迟瑞娟;改性聚酰胺—胺的合成及破乳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程娟;食品微乳液制备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丁连明;微乳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种金属离子[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5 倪海芳;PET的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联合测量及其模拟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蔡樱英;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台架验证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杨国建;醇水体系中钙盐的仿生合成[D];烟台大学;2010年

8 郑翠芳;硅壳/聚合物纳米颗粒制备与载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莹;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和安全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艳杰;不同有机硅柔软剂在不同织物上的应用效果[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英,陈难先;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C、Si、Ge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及晶格动力学[J];半导体学报;2002年12期

2 李倩;姚维尚;谭惠民;;分子动力学模拟叠氮热塑性弹性体的杨氏模量及其与硝酸酯的溶度参数[J];火炸药学报;2007年04期

3 刘娟,于宏伟,郭祥峰,邓启刚;酯型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甲基橙的相互作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4年01期

4 程杰成;;“十五”期间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进步与下步攻关方向[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1期

5 贾琼,李德谦,牛春吉;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与中性磷(膦)萃取剂协同萃取镧B[J];分析化学;2004年11期

6 孙晓琦;徐爱梅;陈继;李德谦;;离子液基萃取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7年04期

7 陈硕;尚智;王丹;赵钧;范西俊;;简单剪切流条件下液滴破碎和碰撞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S1期

8 钱昌吉,罗孟波,许健民;高分子链形状与尺寸关联的Monte Carlo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11期

9 苑世领,刘成卜,徐桂英,蔡政亭;聚合物PVP与表面活性剂AOT相互作用的介观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徐嘉靖;邱枫;张红东;杨玉良;;规则星形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的自洽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开梁;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若干基础应用和理论[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青;聚酰亚胺单链的动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锐;叠氮纤维素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江龙;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组成结构与界面的分子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伟;;微乳液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03期

2 陈守刚,尹衍升;微乳液技术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2002年10期

3 刘德峥;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2年07期

4 王玉琨,钟浩波,吴金桥;微乳液法制备条件对纳米SiO_2粒子形貌和粒径分布的影响[J];精细化工;2002年08期

5 周军;兰新哲;张秋利;宋永辉;邢相栋;;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酸沉过程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1年08期

6 谭松庭,周建萍,姜忠民,杨军;微乳液法制备超细金属银粉的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7 马天,杨金龙,张立明,何锦涛,黄勇;微乳液法制备球形氧化锆粉体及其分散特性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冯建;;微乳液法合成棒状纳米Ni[J];应用化工;2007年04期

9 施利毅,胡莹玉,张剑平,房鼎业,李春忠;微乳液反应法合成二氧化钛超细粒子[J];功能材料;1999年05期

10 王敏,王玉军,郭霖,朱慎林;用油包水型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硫酸钡颗粒[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庆;马瑾;耿寿花;陈亚芍;;微乳液法纳米氧化钕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彬果;冯莉;宋说讲;曹素红;马霞;刘炯天;;微乳液组分对体系增溶水量的影响及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3 朱文庆;耿寿花;许磊;赵丽芳;陈亚芍;;形貌可控碳酸钐的水热-微乳液法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冯德荣;张俊卿;李玉生;季祥;;微乳液法制备掺杂铁的纳米二氧化钛及其表征[A];第六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杨亮;赵红梅;李洋;刘明贤;甘礼华;陈龙武;;介孔碳泡沫的微乳液法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林德娟;沈水发;陈耐生;黄金陵;;纳米Bi_2O_3的微乳液法制备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朱文庆;马瑾;许磊;邢西萍;陈亚芍;;水热-微乳液法碳酸钕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韩冬云;杨怀玉;沈长斌;周欣;王福会;;微乳液法制备纳米NiO颗粒[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9 张明;师唯;赵斌;程鹏;;烷烃对反向微乳液法合成普鲁士蓝类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姜秀榕;沈水发;陈耐生;黄金陵;;微乳液法制备纳米Sn/Fe_2O_3及制备条件对粒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丽萍;多相平衡微乳液、模板效应与离子液调节微乳液曲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徐洁;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及其在纳米颗粒制备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峰;氧化铈复合纳米粒子的非水微乳液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巩强;钼酸盐微/纳米材料的微乳液控制合成,结构转变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毛世艳;微乳液和胶束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西丹;微乳液萃取镓和铝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栾蕊;微乳液的性质及超微细硫化镍粒子的制备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Peprah Richard;微乳液法和超临界流体法制备辅酶Q10固体纳米脂[D];厦门大学;2009年

4 魏娜;微乳液的制备及微乳除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夏传波;微乳液萃取钐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霞丽;微乳液中Diels-Alder反应的动力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辛雪梅;微乳燃料配方的开发以及微乳液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肖维兵;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范念念;水性重防腐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10 潘阳;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8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98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