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梳状聚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亲性梳状聚合物的合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08年
两亲性梳状聚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王莹
【摘要】: ATRP适用单体广泛、反应条件温和(不需严格的除水、除氧)、易于操作,同时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是当今常用的一种聚合方法。通过ATRP与大分子单体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制备出主链和侧链分子量都可控的,且分子量分布很窄的梳状聚合物。含聚氧乙烯链段的梳状聚合物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粘合剂、抗蛋白质的生物表面、色谱设备、润滑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增容剂等领域。所以,本文侧重研究含有聚氧乙烯链段梳状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本文主要工作如下:一,以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 (Mn=300,475)和PEGMA(Mn= 1100)这类含有亲水链段的大分子单体为研究对象,采用ATRP法合成了梳状聚合物P(OEGMA)和P(PEGMA),分别考察了合成方法和催化体系配比对其合成过程的影响。二,首次利用反向ATRP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P(PEGMA),同时考察了溶剂种类对其合成过程的影响。三,采用连续两次ATRP溶液聚合法,以P(PEGMA)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了St的聚合反应,制备了主链和侧链分子量大小可控、分子量分布很窄、结构规整的两亲性梳状嵌段聚合物P(PEGMA)-b-PSt,并针对该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成纳米尺寸均匀的球形胶束粒子。其大小在60-100nm之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O63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凯;王志远;张莹莹;;两亲性梳型丙烯酸接枝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与溶胀性质初探[J];广州化工;2011年14期
2 陈卫星;邹敏;;两亲性高规整度梳形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敏;规整两亲性梳状共聚物合成及药控释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2 周维;两亲性梳型聚合物的合成与胶束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程培培;梳型侧链结晶PVC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朱正红;两亲性接枝共聚物sPS-g-PEG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5 孙婷;两亲性蜈蚣形共聚物PASP-Na-DDA-PEG的合成及靶向纳米探针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金颖,魏高原,王延梅,潘才元;ABA型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J];高分子学报;2001年05期
2 邱永兴,俞小洁,封麟先,杨士林;接枝共聚物聚苯乙烯-g-聚氧乙烯的微相分离形态研究[J];高分子学报;1994年06期
3 程时远,徐祖顺,袁建军;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化[J];化学学报;2000年03期
4 徐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J];油田化学;1997年03期
5 徐坚;AM/AEO_nA/NaMAA三元共聚物的结构、水溶液表面活性及流变性能[J];油田化学;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树理,柴孟贤,张明习;透波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0年05期
2 陈晓媛,王港,黄锐;毛细管中聚合物熔体不稳定流动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3期
3 沈彦涵;王启飞;戚嵘嵘;刘翘楚;周持兴;;丙烯酸共聚物增容PA6/(E/VAL)共混体系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7年01期
4 宁方林;蒋智强;黄险波;刘思扬;;PC/PBT合金体系热老化行为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8期
5 阳范文;赵治国;何浏炜;;几种聚乙烯毛细管流变性能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1期
6 王胜碧;;磁性导电聚苯乙炔薄膜的合成与表征[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王海鹰;李斌栋;吕春绪;邹祺;;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J];火炸药学报;2006年03期
8 徐常龙;曹小华;柳闽生;喻国贞;;自组装单层膜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蔡湘雯;肖安国;;新型星形聚膦腈基杂臂聚合物的合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曹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基本原理及最新进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传群;聚合物聚集体形貌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田晓伟;新型高纯微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与开发[D];复旦大学;2011年
3 党奇峰;低温超大孔温敏水凝胶的制备、生物相容性及其作为对虾类淋巴细胞3D培养体系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郑雪枫;9’,,9二氧杂蒽二醇(BIXAN)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新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钟发春;聚氨酯/聚硅氧烷IPN阻尼弹性体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1年
6 范浩军;侧链液晶聚酰亚胺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7 朱秀玲;高性能聚芳酰胺类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陈晓婷;阻燃性液晶共聚酯及其与PET的原位复合物[D];四川大学;2002年
9 苑同锁;导电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红外反射性能在节能材料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吴世见;在特殊外场下挤出PE-HD自增强管的性能与结构[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挺;基于ATRP技术与“click”反应制备环形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及其热敏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薛玉华;快速响应性敏感大孔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段艳琴;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涂膜性能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银豪;双亲嵌段共聚物P(BA-b-AM)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李晨;甲基丙烯酸甲酯阴离子聚合的研究及副反应的控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海莲;碳纳米管/聚乙烯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邹敏;规整两亲性梳状共聚物合成及药控释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周维;两亲性梳型聚合物的合成与胶束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燕飞;温敏性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及聚合物刷的制备及其自组装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志远;皂荚多糖智能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琪浩;周文斌;;无机填料改性PVC/ACS合金的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2期
2 张美珍,王桂花;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聚氯乙烯的增塑机理[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陈永春,易昌风,程时远,徐祖顺,封麟先;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J];日用化学工业;1997年05期
4 胡静;马建中;;一种新型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7年03期
5 彭丹;;新型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研究[J];材料导报;2007年07期
6 周承俊;杨为民;周文乐;夏燕敏;韩哲文;;三次采油用梳形丙烯酰胺类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21期
7 夏惠芬,王德民,侯吉瑞,辛全刚,刘义坤;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姜海峰;王德民;夏惠芬;;梳形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及驱油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张瑞;叶仲斌;罗平亚;;原子力显微镜在聚合物溶液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0年05期
10 林章碧,苏星光,张家骅,金钦汉;纳米粒子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荣;均相茂金属体系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冷一欣;聚天冬氨酸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高勇;以间规聚苯乙烯为主干的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湘潭大学;2007年
4 崔学军;高性能含氟乳液的合成及水性含氟涂料耐沾污性建模[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书唯;化学酶法制备两亲功能嵌段共聚物及自组装与载药行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邢亚军;天冬氨酸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制备研究[D];华北工学院;2002年
2 杨洪;PVC的结晶机理和纳米晶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周俊;新型生物高分子材料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王静;稀土催化合成立构规整聚苯乙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5 史丰田;阴离子聚合控制聚合物立构规整性及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6 王苏美;两亲刺激响应性接枝共聚物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及自组装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党靖雅;高密度两亲性接枝聚合物刷的合成及其自组装[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鹏;两亲性梳型共聚物PAA-g-PMMA的合成及其溶胀行为[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卫;PVDF/PMMA和PVDF/PMMA/TiO_2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牟静;无规共聚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结构对导电纤维性能的影响[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岩;两亲性梳型聚合物减水剂的计算机模拟与合成[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建华,罗贤安,吴平平,韩哲文;异丙醇铝改进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催化体系[J];高分子学报;1999年06期
2 李增昌,吴承佩,潘才元;Cr(Ⅱ)与过氧化莰烷酮酰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0年03期
3 潘才元,楼旭东,王颖莉,吴承佩;α-溴代丁酸乙酯/CuBr/联吡啶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J];高分子学报;1998年03期
4 王晓松,罗宁,应圣康;CuX/bpy催化体系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8年01期
5 徐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J];油田化学;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慧铭;;(一)界面的粘附作用(Ⅱ)[J];中国胶粘剂;1987年04期
2 姜福昌;;氟碳化合物涂料的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1991年04期
3 谢永元;周勇亮;俞小春;夏海平;;以砂纸为模板制作聚合物超疏水表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8期
4 邹其超;唐琴琼;武利民;;反气相色谱法表征聚合物表面性质的方法比较[J];分析化学;2007年10期
5 张梅;张爱清;朱宝库;徐又一;;梯度聚合物表面制备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5期
6 朱文苑;曾金芳;王斌;;电晕方法在聚合物表面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07期
7 苏建国;;浅析溶液法生产MMA/ST共聚物的影响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6期
8 潘慧铭;;含氟聚合物表面可湿性的硏究[J];粘接;1981年04期
9 周晓奇,张开;静态二次离子质谱在聚合物表面研究中的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6年02期
10 薛奇;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聚合物表面结构[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齐华;;聚合物表面性能研究[A];先进润滑抗磨材料研讨会论文集(PPT版)[C];2007年
2 曲丽;辛忠;;双功能苯并恶嗪聚合物的表面及热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3 刘洋;李昱鹏;雷明凯;;射频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GMA改性聚合物粘接性能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4 尹健;杨扬;鲁从华;;皱纹膜诱导下的聚合物的表面微图案化[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田修波;杨士勤;黄麟;韦春贝;;PVC聚合物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接枝抗菌处理[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任嗣利;杨生荣;赵亚溥;;聚合物表面上C_(60)纳米薄膜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7 薛忠民;邬友英;张佐光;;聚合物的燃烧机理及其复合材料阻燃途径[A];第十一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杨万泰;杨鹏;;新型有机材料表面光化学反应探索及用途[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吴瑜光;张通和;周固;王雪梅;;金属离子注入聚合物表面特性研究[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杨欢;郭天瑛;;含糖聚合物表面亲水修饰疏水基质蛋白质印迹聚合物[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N];中国包装报;2006年
3 ;[N];今日信息报;2003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陆慕寒;[N];中国纺织报;2010年
5 任诗旻;[N];中国包装报;2007年
6 郭辑;[N];广东建设报;2007年
7 李建国;[N];中国包装报;2006年
8 孟晶;[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张平 孟彦苹;[N];科技日报;2004年
10 茗 怡;[N];大众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菁;紫外光辐照法在聚合物表面引入小分子官能团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2 贾新雁;光化学制备聚合物刷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孙屹博;面向聚合物微流控器件的超声波精密联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丽娟;抗蛋白质吸附聚合物接枝聚多巴胺涂层的设计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许裕栗;聚合物刷结构及溶剂响应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丁兆阳;亲和沉淀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在蛋白质纯化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牟斌;聚合物微/纳米囊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8 谭华;含芳胺或吡咯并吡咯二酮的聚合物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9 胡进明;响应性聚合物组装体的构筑及其在化学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周文婷;温度-pH敏聚合物脂质体的合成、结构、性质及相行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冬;羟基磷灰石基聚合物刷的合成与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年
2 凌元清;亲和温敏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亲和沉淀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3 杜方凯;新型半刚性双重响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孟祥麟;糖基化聚合物刷模型表面的构建及其对凝集素吸附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徐亚霞;聚合物型泡排剂的研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6 史永利;药物载体聚合物的制备、表征[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晓磊;固体聚合物表面接触角的测量及表面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熊晨;十八烷基封端聚合物增容半结晶性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帅博旺;新型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李少英;聚合物表面微调控诱导蛋白质区域选择性吸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两亲性梳状聚合物的合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1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