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镀铜的影响因素及其常见杂质的去除方法
本文关键词:氰化物镀铜的影响因素及其常见杂质的去除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阐述了影响氰化镀铜工艺和镀层质量的各种因素,介绍了都得益的氰化物镀铜光亮剂、促进剂以及阳极极化剂、锌杂质容忍剂和专用油污处理剂的用法,给出了去除铅、锌、碳酸盐、六价铬等常见杂质和槽液大处理的方法。
【作者单位】: 义乌市都得益电镀材料商行;宁波市电镀行业协会;
【关键词】: 氰化镀铜 添加剂 杂质 故障排除
【分类号】:TQ153.14
【正文快照】: 铜的标准电极电位较正,有良好的稳定性,质地柔软,韧性好,是热和电的良好导体,镀铜层孔隙少,作中间镀层时不仅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而且可以降低后续镀层的孔隙率,从而提高铜 镍 铬组合镀层对基体的防护性能。 锌合金压铸件由于制作成本低、制作工艺较易,常被用于制作饰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克广,翟之聘;硫酸盐深孔镀铜的研究[J];沈阳化工;2000年04期
2 白崇成;镀铜经验四则[J];电镀与环保;2001年02期
3 白崇成;镀铜现场经验四则[J];电镀与精饰;2001年05期
4 周卫铭,郭忠诚,龙晋明,曹梅;无氰碱性镀铜[J];电镀与涂饰;2004年06期
5 田长春;田秀明;;一例酸性光亮镀铜故障处理[J];电镀与环保;2006年04期
6 张子强;赵永武;;铁基零件无氰镀铜新工艺[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冯绍彬;胡芳红;;“电位活化”现象与无氰直接镀铜[J];电镀与涂饰;2008年03期
8 张良德;任山雄;唐银生;;防渗碳无氰镀铜的缺陷及对策[J];新技术新工艺;2009年04期
9 李林;黄生华;李北军;;一种新型无氰镀铜溶液[J];电镀与环保;2012年04期
10 ;防止零件氰化的无氰镀铜[J];材料保护;197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同轩;王志伟;;钢丝无氰常温快速一步镀铜新工艺[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翟叙;韩书梅;;无氰碱性光亮镀铜[A];2003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德宪;;碱性无氰镀铜的研究进展[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冯绍彬;胡芳红;;“电位活化”现象与无氰直接镀铜[A];2007年上海市电子电镀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瑞祥;;锌铝合金上中性光泽性无氰镀铜[A];2007年上海市电子电镀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防祖;赵媛;姚士冰;田中群;黄令;周绍民;;锌基合金碱性无氰镀铜[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冯绍彬;刘清;冯丽婷;;“电位活化”现象与无氰直接镀铜[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冯绍彬;刘清;冯丽婷;;“电位活化”现象与无氰直接镀铜[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洋;张慧;;焦磷酸盐镀铜层表面镀瘤的去除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吴小龙;;浅谈脉冲技术在高厚径比通孔电镀中的应用[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光亮;无氰碱性镀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薛美萍;基于脉冲电源及外加磁场无氰镀铜膜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周杰;羟基乙叉二膦酸镀铜体系电化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陆国英;亚甲基二膦酸为配位体的碱性镀铜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5 帅智艳;基于柠檬酸体系无氰镀铜制备及铜膜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张子强;无氰镀铜关键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罗媛;EDTA在镀铜中应用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强;环保型HEDP溶液体系镀铜新工艺及动力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氰化物镀铜的影响因素及其常见杂质的去除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48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