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车通信系统中的同频电子干扰消除优化方法
本文关键词:多车通信系统中的同频电子干扰消除优化方法
【摘要】:在多接口多信道车联网多车通信系统中,由于车辆的自组织特性和路网网格的不均衡性,产生同频电子干扰,对电子干扰的滤波消除能提高多车通信的信道均衡性,降低误码率。传统方法采用自适应陷波方法实现同频电子干扰消除,无法在突变的载波频率下消除同频电子干扰,导致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谱增强的多车通信系统中的同频电子干扰消除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多车通信系统,引入一种信噪干扰比的观点,对同频电子干扰进行信号模型构建,根据信号比容易分离的特点,使得模型可分离性变强,结合变步长自适应线谱增强方法,实现信号的分离过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进行同频电子干扰消除抑制处理后的功率谱收敛到信号的真实频率附近,多车通信信号能从背景色噪声中有效检测出来,降低了多车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展示了较好的信道均衡和改善能力,性能优越。
【作者单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U495;TN91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运用和发展,车联网作为车载自组织网络的重要通信网络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研发的基于IEC61375协议的车联网通信系统能很好地反映地面站、路由系统和中转站之间的信道传输和数据通信能力,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凌云;罗汉文;宋文涛;张海滨;;GSTBC SFH MC DS-CDMA系统中的组排序串行干扰消除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孙力;;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干扰消除技术研究[J];硅谷;2009年09期
3 余琴;吕善伟;赵福玲;;空时接收并行干扰消除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J];遥测遥控;2006年01期
4 宋晓勤;胡爱群;宋平;;用串行干扰消除算法提高同频组网信道估计精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5 高雪,廖灵雯,李承恕;异步码分多址硬判决并行干扰消除算法的改进高斯近似分析[J];铁道学报;2000年04期
6 隋小旭;;基于干扰消除技术的无线网络覆盖系统[J];科技创业家;2013年05期
7 刘伟,诸昌钤;一种新的硬判决并行干扰消除算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樊迅,罗汉文,张海滨,黄建国,张文军;一种新的排序最小均方误差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9 张援农,徐国雄,黄天锡;多载波DS CDMA并行干扰消除算法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张玉君,史鉴文;地学样品INAA干扰消除的初步实验[J];核技术;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来奇峰;袁协;刘伟;刘婷;;强信号相位估计误差对干扰消除算法影响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2 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C];2013年
2 邓世群;秦伟;刘重军;;Nanocell组网下干扰消除技术的研究[A];《IT时代周刊》2013年度论文集[C];2013年
3 董江波;李道本;;多径信道下CDMA系统中软干扰消除迭代多码检测技术的研究[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宁;方世良;;多目标线谱干扰消除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5 陈锟;朱正平;宁百齐;蓝加平;孙奉娄;;电离层数字测高仪回波干扰消除算法和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丹丹;中兴新技术提升WCDMA系统60%容量[N];人民邮电;2009年
2 记者 王兵;NEC积极推进W-CDMA发展[N];人民邮电;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屈龙;无线网络中基于干扰消除的集中式和分布式算法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2 万千;多小区协作处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闫发军;TD-SCDMA系统的干扰消除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刘丽娜;LTE系统干扰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莫韬甫;无线通信迭代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帅;WLAN系统中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多包传输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田晓亮;基于FPGA的单信道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数字自干扰消除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德坤;非正交多址系统功率分配及干扰消除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屠新雅;基于部分干扰消除的广义干扰对齐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郭永娜;5G多用户非正交共享接入中干扰消除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周荣;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数字自干扰消除方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周明;全双工放大转发中继系统自干扰消除方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8 徐鹏飞;单天线干扰消除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任宇鑫;面向无线全双工通信的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刘瑶;全双工通信中基于极化信息处理的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57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15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