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掌子面防突水安全厚度的区间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
本文关键词:隧道掌子面防突水安全厚度的区间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 出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岩溶突水 安全厚度 地应力 非概率可靠性
【摘要】:本文对剪切破坏模式下的隧道掌子面防岩溶突水安全厚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不同初始地应力场类别下的地应力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隧道掌子面岩墙抗剪切破坏时剪切面上法向应力的确定方法提供客观合理的依据。隧道开挖会造成围岩应力的重分布,隧道开挖前后的围岩应力状态存在明显不同,本文基于这一特征建立了掌子面岩溶突水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剪切面法向应力计算方法。然后针对工程中相关参数具有的区间不确定性特征,引入区间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从而最终建立隧道掌子面岩墙防岩溶突水的安全厚度区间非概率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afety thickness of karst water inrush on tunnel face under shear failure mode is studied. Firs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itu stress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geostress fields are analyzed. It provides an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normal stress on the shear plane during shear failure of tunnel face rock wall. The excavation of tunnel will result in the re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The stress state of surrounding rock before and after excavation is obviously different. Based on this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normal stress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shear plane under the shear failure mode of karst water inrush on the palm fac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interval uncertainty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in the engineering. The interval non-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the interval non-probabilistic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safety thickness of tunnel face rock wall against karst water inrush. Finally. The applicability and reasonabl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prov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the actual engineering results.
【作者单位】: 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项目资助(Y201533974)
【分类号】:U452.11
【正文快照】: 岩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遍布多个省市,尤其是西南地区岩溶发育在我国最为突出,正是由于岩溶广泛的存在,使得这些地区在修建隧道时常常发生危害性很大的突水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1~4]。因此,为保证岩溶区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岩溶区隧道突水机理以及防岩溶突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柒勤;杨峰;;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4年03期
2 李斌;;隧道掌子面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及加固方法[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2期
3 段强;曹大明;贾延刚;;隧道掌子面画像处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6年01期
4 叶英;王梦恕;;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数字编录识别技术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黄平;方方;周建斌;李佳南;;基于隧道掌子面的放射性测量[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4期
6 刘彦文;;隧道掌子面稳定的几种解析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11期
7 郭佳奇;乔春生;;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及岩墙安全厚度研究[J];铁道学报;2012年03期
8 李斌;漆泰岳;高波;;隧道掌子面稳定的判定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4期
9 孙谋;刘维宁;;高风险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4期
10 何强;;隧道掌子面瓦斯分布三维分析[J];四川建筑;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军伟;梅志荣;;全粘结型锚杆加固隧道掌子面强化机理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苏茂鑫;李术才;薛翊国;李貅;张庆松;;隧道掌子面前方低阻夹层的瞬变电磁探测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建;曾昭发;田钢;王者江;;地震和地质雷达方法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岩石结构[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马超锋;李晓;成国文;赫建明;;大跨度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Bayes优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冷彪;基于数码成像的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魏琨;中山中路隧道掌子面稳定性与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2 王志;破碎岩体隧道掌子面破坏机理及加固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周艺;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阳;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判别及变形控制技术[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5 田书志;软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位移判定方法及控制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傅长风;水下浅埋暗挖软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技术及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俊生;基于通风方式对高温隧道掌子面温降效果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16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1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