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能法分析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
本文关键词: 疲劳特性 热拌及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 耗散能法 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 Sasobit 出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分析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掺量和Sasobit对再生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SMA)疲劳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并比较了不同RAP掺量(0%、20%、30%)的热拌及温拌SMA沥青混合料.对不同类型SMA沥青混合料进行四点梁弯曲疲劳试验,采用耗散能法分析其疲劳特性.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SMA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次数与累计耗散能之间的关系不会随RAP掺量改变以及是否添加Sasobit发生变化,其疲劳寿命与累计耗散能在双对数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具有唯一的关系方程.2)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再生SMA沥青混合料的累积耗散能降低,疲劳寿命下降.3)Sasobit对温拌SMA沥青混合料耗散能量的能力有不利影响,而对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影响不大.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waste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 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Effects of rap content and Sasobit on fatigue properties of recycled bitumen mastic mixture stone mastic asphalta SMAs. This paper designs and compares hot mix and warm mix SMA asphalt mixture with different RAP content. Four point beam bending fatigue test is carried out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MA asphalt mixture. The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by dissipative energy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igue times and cumulative dissipation energy of different types of SMA asphalt mixture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content of RAP and whether or not to add Sasobit. The fatigue life and cumulative dissipation energy show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under the double logarithm, and have a unique relation equation. 2) with the increase of RAP content. The cumulative dissipation energy of recycled SMA asphalt mixture is reduced, and the fatigue life is decreased. 3% Sasobit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ability of warm mix SMA asphalt mixture. But it has little effect on warm mix recycled SMA asphalt mix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资助(PXM2013-014210-000165)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Evaluation on Fatigue Properties of Hot and Warm RecycledSMA Mixture Based on Energy Dissipation MethodJI Jie,XU Ying,SUO Zhi,XI Jin(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伟民;黄晓明;;基于耗散能原理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徐鸥明;韩森;高世君;;沥青混合料疲劳耐久极限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 张婧娜,谭忆秋,张肖宁;应用能量原理预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破坏[J];中国公路学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恒;朱洪洲;唐伯明;高爽;;AC-13沥青混合料疲劳能耗模型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黄卫,张晓春,胡光伟;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理论与设计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吴旷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非线性演化统一模型试验研究[J];公路;2007年05期
4 张志祥;陈荣生;白琦峰;;LSM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5 郝增恒;张肖宁;盛兴跃;王民;;高弹改性沥青在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6 郝增恒;阳君;李林波;;大跨径钢桥铺装组合结构疲劳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3期
7 刘颖;;钢桥面GA+SMA铺装结构材料性能优化[J];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01期
8 史思强;杨玉晶;高林;;高弹改性沥青的流变性响应[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2期
9 魏建国;徐敬道;吴琪;付其林;严鑫;徐倩;;粗细集料比对ATB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4年01期
10 张卫年;;排水性沥青混合料(OGFC-13)配合比设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强;赵松;;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干线公路中应用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任晓刚;曹卫东;;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SMA性能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刘江涛;;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点[A];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吴晓琳;;压浆法在107国道漯河境段改建工程旧路面病害处理中的应用[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猛;;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维修质量控制要点分析[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锋;;浅谈微表处施工质量控制[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汪立诚;朱发明;;ATB-25柔性基层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A];2013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伍鹏翔;刘海城;;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A];2012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夏菁;车法;孙振华;;高等级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坏机理研究[A];2012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韩东山;张伟;李猛;费艳华;;谈如何控制重庆地区国省道沥青路面改造工程质量[A];2012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GA)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单丽岩;基于粘弹特性的沥青疲劳—流变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宏富;基于强度与刚度衰变的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疲劳损伤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关宏信;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疲劳损伤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李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预测模型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林广平;基于断裂力学的钢桥面铺装层疲劳寿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朱洪洲;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胡光伟;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体系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张顺先;基于使用性能的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与疲劳寿命预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静;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张媛;基于能量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严恒;沥青混合料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损伤模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邵瑾;沥青混合料车辙变形的试验与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琼;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损伤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静;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与路面设计[D];长安大学;2001年
7 陈子金;高等级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杨涛;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及其防治措施[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祖仲;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柴智;塔河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洪洲,黄晓明;一种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2 张志祥;陈荣生;白琦峰;;LSM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3 李U,
本文编号:1443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4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