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山岭隧道洞身段震害规律与地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3 08:51

  本文选题:隧道洞身段 切入点:地震风险级别 出处:《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隧道洞身段长度因占隧道整个长度的比重较大,发生地震损坏的风险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建立地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岭隧道洞身段地震风险进行了分析;收集整理了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境内59座山岭隧道震害资料,归纳出了影响隧道洞身段地震反应的10个主要因素,即埋深、施工情况、支护结构及强度、断面大小及形状、地震烈度、地震波传播方向、震中距、隧道长度、断层与软弱破碎带、围岩质量,并总结了与震害的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地震风险因素的权重,选取梯形和语意隶属函数,应用模糊数学和加权平均法进行了模糊综合运算。通过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龙洞子隧道的工程实践,得出了洞身段地震风险级别为极高的结论;通过汶川地震中的实际震害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Abstract]:Because the length of tunnel section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length of tunnel, the risk of earthquake damage can not be ignor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eismic risk, the seismic risk of mountain tunnel tunnel section is analyzed. The earthquake damage data of 59 mountain tunnels in Sichuan Province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and 10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tunnel section were summarized, that is, the buried depth,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section. Seismic intensity, direction of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epicentral distance, tunnel length, fault and weak broken zone, mass of surrounding rock are summarized. The trapezoid and semantic membership functions are selected and fuzzy synthesis oper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fuzzy mathematics and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Longdong sub-tunne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eismic risk level is very high,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actual earthquake damage in Wenchuan earthquake.
【作者单位】: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GY-21302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项目: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研究(安监总厅科技〔2013〕140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震与活动断层耦合作用下隧道灾变机理与控制研究(51108056)
【分类号】:U45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雷雨;黄宏伟;胡群芳;;对某拟建海底隧道运营期的风险评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2 苏燕,周健;隧道抗震风险评估初探[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李廷春;殷允腾;;汶川地震中隧道结构的震害分析[J];工程爆破;2011年01期

4 李天斌;;汶川特大地震中山岭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5 温增平;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0年10期

6 李菊兵;;龙溪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机理及处治对策研究[J];路基工程;2009年04期

7 蔡业华;黄天一;;基于模糊层次法的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坍塌风险分析[J];施工技术;2011年S1期

8 李育枢;李天斌;;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洞口段地震安全性分析及评价[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3期

9 崔光耀;王明年;林国进;张维庆;王维嘉;;汶川地震公路隧道洞口段震害机理及抗震对策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6期

10 王峥峥;张哲;高波;申玉生;;山岭隧道洞口震害因素分析与抗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正如;城市地震风险评估和管理中的两个问题[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3年

2 唐锞;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因素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兵;张顶立;房倩;李鹏飞;;海底隧道建设全过程核心安全风险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臧万军;高波;;公路隧道与横通道交叉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王琼;郭恩栋;杨丹;王再荣;;走滑断层位移作用下山岭隧道非线性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2期

4 孙有为;薄景山;李平;郭晓云;蔡晓光;;地震对地下硐室围岩动压力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3期

5 王峥峥;檀永刚;张哲;高波;;基于损伤和能量指标的隧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李林;何川;耿萍;曹东杰;;隧道穿越高烈度地震区断层带围岩地震响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李廷春;殷允腾;;汶川地震中隧道结构的震害分析[J];工程爆破;2011年01期

8 索然绪;王艳艳;;瑞利波作用下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长度[J];公路;2011年09期

9 张永兴;杨超;黄达;高世军;刘小军;娄勇;;山岭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综合评判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10 舒振杰;刘俊;高亮德;;地震作用下杜家山隧道渐进性破坏机制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玉生;高波;胡邦;毕立栋;翟加生;;强震区隧道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相关问题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赵旭;刘汉东;姚爱军;;高边坡滚石计算方法比较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左双英;肖明;;映秀湾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三维非线性损伤地震响应数值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4 李冬梅;仇文革;;基于深圳地铁一号线国大段特大轴力桩基托换的风险管理[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宝友;马震岳;丁秀丽;;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下的大型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反应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才宇健;金显廷;;浅谈地下工程结构研究进展[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8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7 欧小强;刘浩;;衬砌刚度对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佳翰;江奕廷;王泰典;灻q鎻;;山岳隧道仰拱异状种类与肇因诊断探讨[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周健南;金丰年;潘大荣;孔新立;;震后地下拱结构抗冲击波动载能力有限元动力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10 李佳翰;王泰典;;山岳隧道衬砌裂缝肇因诊断方法研究——以力学因素为例[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启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海峰;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赵峰;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及火灾逃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韩超;强震作用下圆形隧道响应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璐;地下建筑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孔戈;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分析及抗减震措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胡少卿;建筑物的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研究及基础设施经济损失预测方法探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8 陶正如;基于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9 赵宝友;大型岩体洞室地震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葛颜慧;岩溶隧道突水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华祥;大型下穿结构抗震响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邵润萌;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工程损伤及岩土失效扩展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恺;成兰线跨断层隧道的错动破坏机理研究及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方茜;大断面盾构过江隧道的地震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高文立;高烈度地震区特长隧道浅埋段地震动力响应及减免震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贾庆稳;高地应力下山岭隧道的地震破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瑶;厦蓉高速沙井街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李佳洋;贡北金矿破碎顶板下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张科乾;悬浮隧道结构设计分析与健康监测[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清霞;地震人员伤亡风险预测与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王燕;黄宏伟;李术才;;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辨识及其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3 雷谦荣;地震带的隧道开挖[J];地下空间;1994年02期

4 李建民;冯际安;金大勇;陈金刚;;“5.12”汶川地震灾区桥梁典型损毁情况与原因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8期

5 陈家纯;锚喷支护在八盘岭隧道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8期

6 杨玉成,杨柳,高云学,杨亚玲,陆锡蕾,杨桂珍;现有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的方法及其可靠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3期

7 尹之潜,李树桢,杨淑文,赵直;震害与地震损失的估计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0年01期

8 尹之潜;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4期

9 王云剑,夏敬谦;砌块房屋抗侧力性能和震害预测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3期

10 尹之潜;城市地震危害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七虎;何川;晏启祥;;隧道工程动力响应特性与汶川地震隧道震害分析及启示[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峰;地下结构动力分析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李育枢;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洪选华;胶州湾海底隧道典型施工风险评估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袁帅;浅埋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林;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及抗减震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文瑞;;恋思水库导流泄洪洞工程洞身段超挖施工工程地质评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01期

2 臧万军;王峥峥;;山岭隧道洞身段震害规律与地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1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560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60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