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整体式斜交无缝化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本文选题:斜交桥 切入点:全无缝桥梁 出处:《中外公路》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常规斜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常见病害,通过建立不同斜交角的常规斜桥和无缝化斜桥模型并进行地震时程分析,从结构动力特性以及地震作用下支座剪力、梁端碰撞以及主梁侧移和平转、下构的受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缝化斜桥在地震中可以防落梁以及梁端碰撞,具有更小的支座剪切变形和主梁位移。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mmon diseases of conventional inclined bridge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ventional inclined bridge with different oblique angles and seamless inclined bridge model and seis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the structur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upport shear force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amless skew bridge can prevent beam falling and beam end collision in earthquake, and has smaller support shear deformation and main beam displacement.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编号:2009318000044)
【分类号】: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卫林;刘振宇;蒋劲松;;“5.12”汶川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公路;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邓江东;郑茂金;;OpenSEES在混凝土桥墩滞回性能分析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1年07期
2 夏修身;陈兴冲;王常峰;丁明波;;桥梁震害分析与合理抗震体系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6期
3 邓江东;宗周红;;弯曲损伤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分析[J];公路;2012年03期
4 邓江东;刘爱荣;宗周红;;初始损伤及加固对混凝土桥墩静动力性能的影响[J];公路;2013年09期
5 宗周红;邓江东;黎雅乐;刘爱荣;;粘钢加固损伤混凝土箱型桥墩的抗震性能Ⅰ:双向拟静力试验[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牛小平;;山区公路抗震减灾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国辉;公路桥梁减隔震装置力学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正;铁路路堤震陷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王秋萍;汶川地震桥梁震害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翁方文;高烈度区中小跨径梁式桥抗震概念设计原则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石岩;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横向碰撞反应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1年
5 孔艺达;梁式桥防落梁最小搭接长度初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再荣;梁式立交桥地震破坏等级划分及抗震性能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7 邵妍;桥梁横向限位装置抗震性能评价[D];长安大学;2010年
8 李杰;公路系统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9 田伟;基于性能的连续梁桥抗震设计中的地震需求[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梁才;半整体式无缝化斜桥受力性能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艳,马坤全;轨道交通莘闵线高架桥抗震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03年01期
2 蒋正国,叶见曙,吴文清;鄂黄长江公路大桥抗震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3 刘保东,朱f^;桥梁抗震主动控制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孙卓,闫贵平,钟铁毅,李忠龙;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之二 试验结果分析与结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况勇;地中海高速铁路罗克莫尔PC连续梁桥的设计与施工[J];国外桥梁;2000年03期
6 郭刚,王一军,阳震宇,乔建东,于向东;钢管砼拱桥反应谱抗震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M.Sherif Aggour;李正仁;;具有中间横向支撑的斜交桥[J];世界桥梁;1982年03期
8 张松;简支梁桥抗震设计的探讨[J];华东公路;1997年03期
9 张金武,李龙安;武汉白沙洲大桥抗震抗风分析[J];桥梁建设;1998年03期
10 田启贤,谭莹;CFRP预应力混凝土斜交桥的试验研究[J];国外桥梁;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晖;白羽;潘文;周骏;;斜交桥桥面板的有限元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2 解欣;沈火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顾萍;陆光闾;;刚性索铁路斜拉桥抗震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汪春生;郭文武;邢海军;高杨;;铁路钢桥铅挤压阻尼减振器的设计[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5 李杰;李娜;郑凯锋;;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参数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林新元;;徐水河大桥地震响应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7 晏启祥;何川;耿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地震响应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玉华;楼文娟;;三维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非线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彭大文;王忠;;中承式钢管砼肋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10 于辉;李锦宁;;浅谈城市立交景观照明的设计思路[A];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张同飞;闯难关宵旰攻坚 桥梁人百炼成钢[N];人民铁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蕾;大跨度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及振动台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永波;考虑冻土—桩动力相互作用的长大桥梁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闫斌;高速铁路中小跨度桥梁与轨道相互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孔戈;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分析及抗减震措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李悦;强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
6 曹小平;强震作用下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苏晓成;路基结构的动力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翔宗;地震作用下斜交桥平扭耦合效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沈昆;大跨连续拱桥地震响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3 杜建涛;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邓志荣;公路斜交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金翠;地震作用下斜交梁桥旋转特性的初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孙启鑫;单承重面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地震响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2年
7 王斌;独塔钢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薛宪政;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其抗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明杰;五跨连续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武董;超深水高墩桥梁的地震响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72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7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