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不同交通流状态下桥梁气动导数的风洞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2 22:30

  本文选题:风-车-桥系统 + 不同交通流 ; 参考:《实验力学》2014年05期


【摘要】:为了考虑实际运营车辆对桥梁气动导数的影响,根据车辆密度模拟了三种交通流状态,基于强迫振动装置,分别对每个交通流和无车状态下的桥梁气动导数进行风洞试验研究,讨论了不同攻角下不同车流的车辆对桥梁气动导数的影响,探究了车辆对气动导数影响的百分比以及气动导数变化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攻角下不同车流的车辆均对直接导数A*2、H*4和交叉导数A*4、H*2影响显著,A*2、A*3变化量随着折减风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虽然不同攻角下不同车流的车辆对气动导数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规律不同,并且车流的繁忙程度对大多数气动导数的影响规律不明显,但是车辆对桥梁气动导数的影响不容忽略。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ctual operating vehicle on the aerodynamic derivative of the bridge, three traffic flow states are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vehicle density. Based on the forced vibration device, the aerodynamic derivatives of the bridge in each traffic flow and the vehicle free state are studied by wind tunnel test, respectivel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vehicle flow on the aerodynamic derivative of bridge under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and probes into the percentage of the influence of vehicle on the aerodynamic derivative and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variation of aerodynamic derivativ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vehicle flow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on the direct derivative A _ (2) O _ (2) H _ (4) and cross-derivative (A _ (2)) H _ (2) O _ (2) A _ (2) O _ (3) has a certain variation law with the wind speed reduction.Although the influence degree and law of different vehicle flow on aerodynamic derivative ar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attack angle, and the influence of busy degree of vehicle flow on most aerodynamic derivative is not obvious, the influence of vehicle on bridge aerodynamic derivative can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工程安全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8025;51178066;51108045;51278069)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工程安全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11 318 824 140)
【分类号】:U4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艳;胡揭玄;蔡春声;;横风作用下公路车辆与桥梁静气动力的数值模拟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2 韩艳;胡揭玄;蔡春声;李仁发;;横风作用下考虑车辆运动的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2期

3 李永乐,廖海黎,强士中;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04年03期

4 丁泉顺;朱乐东;;桥梁主梁断面气动耦合颤振分析与颤振机理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5 李永乐;周昱;葛世平;强士中;;主梁断面形状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6 葛玉梅,李永乐,何向东;作用在车桥系统上风荷载的风洞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7 李永乐;胡朋;张明金;徐幼麟;;侧向风作用下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基于风洞试验的参数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于向东,陈政清;桥梁主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识别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洪涛;苑敏;蒲焕玲;廖海黎;;大跨钢桁加劲梁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2 杨咏漪;廖海黎;李永乐;;黄浦南汊桥风致抖振疲劳频域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3 陶奇;郑史雄;;尺寸效应对节段模型涡激振动参数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4 童庞;杨炯;姚勇;王卫华;;近似流线箱型断面桥梁颤振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5 鲜荣;廖海黎;朱超;;一维钝体竖向涡激振动拍振响应及涡激力识别[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6 孙延国;王骑;;连续刚构桥最大悬臂施工状态抖振响应简化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7 胡赛龙;郭文华;;横风中高速列车以及桥梁的气动特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卿前志;张志田;肖玮;朱明坤;;基于ANSYS平台的桥梁时域颤振阶跃函数算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杨上清;蒋玉川;曾忠;;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吴延伟;;鱼梁洲大桥抗风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龙;蔡晓红;郭陆山;刘秀芬;李巍;;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问题[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2 李永乐;安伟胜;蔡宪棠;何庭国;;倒梯形板桁主梁CFD简化模型及气动特性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3 鲜荣;廖海黎;;大尺度扁平箱梁节段模型涡激力半经验模型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葛耀君;;大跨度桥梁抗风的技术挑战与精细化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5 毕继红;任洪鹏;丁代伟;于会超;;串列双圆柱静止绕流的二维数值仿真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周云;郭永恒;;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篇[A];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C];2006年

7 胡兆同;张永胜;白桦;;禹门口黄河大桥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刘志文;陈政清;;H/B=1/5矩形断面气动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华旭刚;陈政清;;基于ANSYS的大跨桥梁颤振全模态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10 陈斌;葛耀君;项海帆;;非定常因素对静力三分力系数测量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斜拉索随机最优主动/半主动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海涛;强风作用下列车—汽车—桥梁时变系统的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s,

本文编号:1741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41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6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