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矩形盾构隧道数值模拟研究及若干施工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类矩形盾构 + 浅覆土 ; 参考:《现代隧道技术》2016年S1期
【摘要】:地表变形和管片抗浮是浅埋类矩形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控制指标。为了探究某些施工因素对地表变形和管片抗浮的影响规律,依托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的数值模拟,对浆液结石体弹性模量、应力释放率、隧道压重等施工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浅埋类矩形成型隧道地表变形表现为沉降,地表沉降量随着浆液结石体弹性模量增大而变小,随着应力释放率增大而变大;通过压重控制地表沉降效果很小,应采用抗剪强度高、比重大的同步注浆浆液控制管片上浮;合理地调节各施工因素可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管片上浮。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因素优化和地表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Abstract]:Surface deformation and segment anti-floating are important control indexes for shallow-buried rectangular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ome construction factors on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segment anti-floating,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stress release rate of slurry stone body were simul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based on Ningbo Rail Transit Line 3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factors such as tunnel pressure and weight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hallow rectangular shaped tunnel shows settlement, the amount of surface settlement becomes smaller with the increase of elastic modulus of slurry stone, and becomes larger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 release rate, and the effect of controlling surface settlement by gravity is very small. Synchronous grouting with high shear strength and high specific gravity should be used to control the floatation of segments, and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various construction factor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urface subsidence and segment float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onstruction factors and the control of surface deformation in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973资助项目(No.SQ2015CB07056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No.14DZ1207900)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No.2015C110017)
【分类号】:U45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盾构:岩土界最为耀跟的世纪之星[J];岩土工程界;2001年04期
2 李小岗;;盾构机的拆卸[J];隧道建设;2006年S1期
3 黄旭就;;关于国内盾构机开发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6年02期
4 朱祖熹;;从邮票看世界三大盾构隧道[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6年04期
5 马忠政,侯学渊;关于软土地区盾构研制开发模式的探讨[J];地下空间;1999年01期
6 刘雅政;黄斌;蒋波;文新理;张丹;张朝磊;;盾构机轴承用钢的开发与质量控制[J];钢铁;2014年05期
7 ;科技信息[J];华南港工;2001年02期
8 邹积波,白洁;盾构周边刀修复技术研究[J];建筑机械;2003年11期
9 徐辉;铰接式盾构机的铰接与仿形刀应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3年02期
10 陈馈;浅谈盾构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建筑机械化;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丁文其;;降低盾构隧道造价的技术途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登武;;[V洲岛工程盾构整机始发施工技术[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董淑棉;;热力盾构隧道内固定支架数值分析[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杜闯东;黎峰;薛景沛;;盾构到达端头遇断层水平加固与盾构机脱困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根;谭梦思;王林;;近河盾构隧道受力有限元数值分析[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白桂云;;半断面插刀盾构研究及应用展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锐;;硬岩地层盾构机掘进技术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齐明山;徐正良;沈国红;宁佐利;;盾构施工引起的深层位移场分布规律研究[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吕瑞虎;王光辉;;盾构刀具磨损规律及减耐磨措施研究现状分析[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杨秀权;;复杂地质盾构隧道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对策[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胜利 乔世珊;盾构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N];中国水利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邓新灵 通讯员 常青 王伟;投身盾构事业 铸就地铁辉煌[N];广东建设报;2006年
3 江陈、见习记者 叶磊;“桥式盾构”造就“华东第一顶”[N];江西日报;2006年
4 宋洋;铁军铸就盾构魂[N];石油管道报;2007年
5 杜一鸣 通讯员 赵文越;韶山一号正式盾构[N];沈阳日报;2007年
6 宋洋;管道四公司盾构“三箭”齐发稳步推进[N];石油管道报;2007年
7 记者 罗源源;盾构机使用创新 用“刀”的学问[N];首都建设报;2011年
8 记者 刘德联 张勇 刘新红 通讯员 杜振珂 张,
本文编号:1902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0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