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指标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道路交通 + 驾驶员因素 ; 参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为更有针对性地管理交通事故中的驾驶员因素,通过统计分析我国2001—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研究驾驶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等11个与驾驶员相关的因素对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11个驾驶员因素与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关系。重点分析1~5 a驾龄驾驶员引发事故的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车这4个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最大;驾龄小于3 a的驾驶员对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影响最大。
[Abstract]:In order to manage driver factors in traffic accidents more pertinently,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from 2001 to 2011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studies drivers' drunken driving. The effects of 11 factors related to drivers, such as fatigue driving and speeding, on the four indexes of traffic accidents. Using SPSS software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11 driver factors and 4 indexes of traffic accident i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drivers causing accident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of drunk driving, fatigue driving, speeding and not allowing cars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road traffic accidents, and drivers with driving age less than 3 years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 deaths.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12YJCZH16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ZR2012EEM05)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2LB08)
【分类号】:U49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文涛,刘明琴;道路交通事故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4年06期
2 王力争;;今年以来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J];现代职业安全;2004年03期
3 吴毅洲,陈鹏;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3期
4 易成;;关注道路交通安全 推动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研究项目在长春启动[J];汽车与安全;2008年01期
5 ;《道路交通与安全》(第8卷)2008年总目次[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年06期
6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湖南衡阳“12·27”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J];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2011年01期
7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河南许昌“1·11”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J];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2011年02期
8 ;日本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概况[J];交通与运输;1994年04期
9 ;1993年11月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J];汽车与驾驶维修;1994年02期
10 熊鹰;;车轮撞响滴血的警钟⑥第四章沉思篇[J];生命与灾祸;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玉民;;强化我市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构想[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尹红亮;王炜;王晓红;;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再思考以及对提高交通安全性的几点建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2008年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综合研判及2009年山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预测[A];山东省2009年度灾情趋势预测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罗莉;刘伟;;GIS在交通事故黑点识别上的应用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强;胡江碧;刘小明;;某二级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安全性分析[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路峰;;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邱俊;周继红;张良;袁丹凤;李阳;刘国栋;;重庆市不同地区部分涉行人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冯忠祥;刘静;张恒海;;构建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系统的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卓银燕;朱政阳;;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及防范对策[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10 陈鲁;;全路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变化趋势、特点和主要对策[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福能;加大突出问题整治 营造畅通和谐交通[N];闽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杨艳玲;去年我州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5.5%[N];大理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张卫婷;降事故 保平安[N];酒泉日报;2008年
4 记者 曹创威;近日我市发生两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N];运城日报;2009年
5 马进 郭海亮;以百倍信心坚决打好治超持久战[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栋;去年道路交通四项指数全面下降[N];珠海特区报;2008年
7 记者 黄蓉;我市部署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N];桂林日报;2009年
8 雷海;2007年,交通事故面面观[N];宁夏日报;2008年
9 记者 周健邋王拥 实习生 陈柄丞;瀛湖镇发生一起村级道路交通事故[N];安康日报;2008年
10 记者范荣义 陈楠;试点地区增加到20个[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卫;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与交通冲突技术理论模型及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姜华平;道路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评价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陶存新;危险品运输预警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牛学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兆惠;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及多元事故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莉;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调查分析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矫成武;公路交通安全系统化分析与评价方法及改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勇;不良气候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杨志发;高等级公路景观对行车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与仿真[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骆勇;道路交通中攻击性驾驶行为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利;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陈涛;道路交通事故计算机快速处理与再现系统[D];长安大学;2000年
3 赵海存;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胡燕;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仿真识别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6年
5 汪宇晗;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洲;公路交通事故救援车辆的前期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业亭;道路交通事故的预警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曹丽;四川省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伟;G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明月;道路交通事故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964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6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