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运营期沉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3 05:19

  本文选题:过江隧道 + 交通荷载 ; 参考:《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摘要】:隧道运营期内的沉降主要由地基在循环动载下塑性应变累积和下卧层土体固结组成,本文运用经验公式、规范方法、数值计算等不同的方法研究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不同部分的沉降量。首先参照有关桥隧设计规范确定隧道交通动荷载的大小以及作用数,然后利用有关经验公式计算得到隧道塑性累计沉降量,最后采用规范推荐的分层总和法以及plaxis有限元软件2种不同的方法计算由于土体固结产生的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隧道总沉降量随时间变化趋势不仅与现场实测数据相吻合,而且也间接证明该隧道能够确保在运营期内正常运营。
[Abstract]:The settlement in tunnel operation period is mainly composed of plastic strain accumulation of foundation under cyclic dynamic load and consolidation of subhorizontal soil. In this paper, the empirical formula is used and the standard method is used.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numerical calculation are used to study the settlement of different parts of Qingchun Road Tunnel in Hangzhou. First of all, the size and the number of actions of the traffic dynamic load of the tunnel are determined 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design codes of the bridge and tunnel, and then the cumulative plastic settlement of the tunnel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relevant empirical formulas. Finally, the layered summation method recommended by the code and the plaxi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ttlement due to soil consolid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total settlement with time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measured data, but also indirectly proves that the tunnel can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tunnel during the operation period.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福世德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449,51238009,51338009)
【分类号】:U4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Accumulative deformation in railway track induced by high-speed traffic loading of the train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0年03期

2 高广运;徐大为;张先林;金清山;;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上海软土路基的长期沉降计算[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刘胜群;郑晓;;交通荷载作用下软粘土路基沉降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05期

4 杨庆义;孙旭;;交通荷载引起的软土地基累积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赵春彦;周顺华;袁建议;;地铁荷载作用下叠交隧道长期沉降的半解析法[J];铁道学报;2010年04期

6 刘飞禹;蔡袁强;徐长节;王军;;循环荷载下软土动弹性模量衰减规律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育智;李乔;唐亮;罗刚林;;双索面斜拉桥主梁剪力滞效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2 崔颖波;龚德华;贾山;赵人达;杨永清;向天宇;;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结构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3 曾莉;雷霖;邹志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牛腿开裂及加固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4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刘鹏;;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国内外规范荷载作用局部应力计算与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5 郭毅;文华斌;占玉林;;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6 张彬彬;曹万林;王海城;张建伟;;加固后的双曲拱桥承载力评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7 彭玉明;;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肋拱桥的计算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彭增刚;;关于消除公路桥预制板(梁)支座脱空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运涛;;预应力T形梁产生变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郭东海;胡成;;连续箱梁施工控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游日;胡少伟;;超大拱式变截面渡槽收缩徐变影响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郑愚;钟永刚;;对GFRP筋混凝土桥梁面板内压缩薄膜效应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叶虔;刘镇;;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与回填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丽芬;赵均海;高中俊;田宏伟;;混凝土简支梁桥面部分连续新型构造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赵卓;;旧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加固破坏荷载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杨雄;赵万强;曹_g;胖涛;;铁路隧道浅埋下穿机场滑行道的附加荷载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9 李梁峰;方家强;;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震后加固设计及施工[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培贤;;浅谈卫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灿;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晓红;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黏土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翠娟;超大跨径CFRP主缆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时变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冲;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受力机理与节点加强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杏;多跨简支梁桥面修补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杨志威;钢结构平面拱桁架屋盖的支撑系统效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武建中;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备用束设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守梅;预制节段连续刚构桥梁成桥受力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春永;混合梁斜拉桥关键技术问题及工程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猛;桥梁拉索安全性能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健,曾庆有;由桩底土蠕变引起的桩基沉降简易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2 郑永来,潘杰,韩文星;软土地铁隧道沉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刘明;黄茂松;李进军;;地铁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的长期沉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4 王如路;刘建航;;上海地铁长期运营中纵向变形的监测与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1年04期

5 徐志英;沈珠江;;高尾矿坝的静、动应力非线性分析与地震稳定性[J];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6 徐志英;沈珠江;;地震液化的有效应力二维动力分析方法[J];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7 钦亚洲;许建聪;;地铁列车随机荷载数值模拟时域方法[J];河南科学;2010年06期

8 陈文红;李韬;申永勇;胡广生;杨军;沙虹;;上海国产化A型地铁列车[J];机车电传动;2008年05期

9 许智伟;谈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及观测[J];山西建筑;2005年12期

10 魏焕卫;孙剑平;张鑫;;降水纠倾的原理、设计和施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冠军;交通荷载对低路堤下软土地基沉降影响的室内试验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京过江隧道工程有望今年动工建设[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1期

2 ;广州第三条过江隧道开建[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4期

3 张园园;杨胜强;;上海市7200m过江隧道独头通风方案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4期

4 桂建刚;;东旱门过江隧道工程设计[J];山西建筑;2013年08期

5 吴世明;王湛;王立忠;;大断面过江隧道运营期受力变形健康监测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4期

6 孔祥金;;广州市过江隧道开工[J];公路;1989年01期

7 张园园;杨胜强;;上海市7200m过江隧道独头通风方案研究[J];公路;2010年01期

8 王语;;钱塘江首条过江隧道将于年底通车[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年12期

9 舒晓建;郭英;陈力;;余姚东旱门过江隧道线路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6期

10 杨占纯;过江隧道中心轴线地面放样实施[J];军工勘察;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邵臻;;高速轨道交通过江隧道中的特殊防水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石芳;;地铁过江隧道长大区间火灾烟控及安全疏散设计方案研究[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焦齐柱;孙文昊;张迪;;杭州市庆春路过江隧道工程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国雄;南京过江隧道市场选业主[N];中国交通报;2005年

2 陈国雄 刘晓东;“中铁”夺标南京过江隧道[N];江苏经济报;2005年

3 记者 卢咏梅 解悦;南京过江隧道项目全解读[N];南京日报;2004年

4 特约通讯员 杜振珂 刘绪鹏;总公司签约我国最大规模城市过江隧道[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5 记者 陈红梅;武汉将建过江隧道[N];中国建设报;2002年

6 通讯员 王艳 记者 吴彬;过江隧道5月建成通车[N];南京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陶小爱;首条过江隧道有望明年7月建成[N];湖南日报;2010年

8 张沛然;南京过江隧道开工在即[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9 记者 孙滨 实习生 韩建超;武汉第二条过江隧道开工[N];湖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杨进邋通讯员 左西尧 郑为中 陈嫦;广州最大过江隧道昨日开工[N];广州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华骏;杭州地铁二号线过江隧道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1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71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