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冻土区黄土路基水分与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本文选题:季节冻土区 + 冻融循环 ; 参考:《冰川冻土》2014年04期
【摘要】:为研究季节冻土区压实黄土路基变形的影响因素,通过现场监测得到路基水分场与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路基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天然地面以上路堤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水分场及温度场变化剧烈,而天然地面以下土体温度场及水分场变化较平缓,季节性不强.路堤最大冻深约1 m,经历强烈的冻融循环和干湿交替过程,含水率变化量为5%~29%.冻融循环作用在路肩处产生的变形较大,而干湿循环作用在路基中心处产生的变形较大,且后者引起的变形大于前者.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formation of compacted loess roadbed in seasonal frozen soil region, the variation law of water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of roadbed was obtained by field monitoring, and the deformation law of roadbed was analyzed by laboratory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of embankment above the natural surface has obvious seasonality, the water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change sharply, but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moisture field of the soil below the natural surface change slowly, but the seasonality is not strong. The maximum freezing depth of the embankment is about 1 m.The embankment has experienced a strong freeze-thaw cycle and an alternate process of dry and wet, and the change of moisture content is 50.29%. The deformation caused by freeze-thaw cycle is larger than that by dry-wet cycle at the center of roadbed, and the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latter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00025)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143GKDA007)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基金项目(SKLFSE-ZQ-20)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FSE201107)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重点项目资助
【分类号】:U4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秋红;;湿陷型黄土路基注浆法的应用与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5期
2 刘春燕;;黄土路基施工要点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0期
3 苏丰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福建建材;2010年06期
4 熊小平;吴武专;;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年04期
5 陈建军,赵发章,刘建勋,杨世君,赵志忠;天谗公路黄土路基冲击压实效果及检测方法分析[J];公路;2003年S1期
6 郭艳红;;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01期
7 王计明;;黄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科技;2008年02期
8 王娟;;公路黄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商品与质量;2009年S5期
9 何春锋;李靖;王巧焕;;黄土路基沉降分析与防治措施[J];路基工程;2005年06期
10 杨贤祥;冲击压实技术在黄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熊冰;胡定;;黄土路基湿化特性的离心模型研究[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赵德安;马周全;陈志敏;梁锦龙;李双洋;;黄土路基注浆加固的动力触探效果评价[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侯岩峰;;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海松;倪万魁;颜斌;杨泓全;;湿陷性黄土路基降雨入渗规律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邓洪亮;谢向文;郭玉松;高文学;;黄土路基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特约记者 仇金选 通讯员 李志洁;丝绸之路展丝绸品质[N];中国交通报;2010年
2 记者 范玉蕾;西柏坡路初现“俊模样”[N];石家庄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开圣;公路工程压实黄土的强度与变形及其微观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京京;西部黄土路基动力特性安定行为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志发;荣乌高速公路黄土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卓莉;黄土路基变形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志贵;黄土路基冲蚀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5 刘新龙;强夯法加固黄土路基的规律探索[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范敏;路基黄土压实前后的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邸俊峰;冲击振动压路机模型对黄土压实试验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郑良飞;冲击压实技术在黄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9 赵发章;黄土与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加固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
10 刘妮娜;注浆法在湿陷性黄土路基暗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87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8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