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大样本的强透水砂层盾构施工风险与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6 12:39

  本文选题:盾构施工 + 强透水砂层 ; 参考:《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基于大量强透水砂层盾构施工工程事故现场调研及资料分析,建立大样本数据库并构建强透水砂层盾构施工风险事故树,以分析风险源及各自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探究强透水砂层盾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推导出各风险因素对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的评价矩阵,从机理控制层面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并以广州某强透水砂层盾构工程实施验证。研究表明,施工风险主要为管片破裂、隧道上浮、渣土喷涌及地表塌陷等,风险发生概率与相应损失程度均可划分为5个等级。可通过加强管片拼装质量、改善上覆土层工程特性、渣土改良及装置改进等风险规避策略,有效控制施工风险,并结合风险规避、保留及转移等3种策略对地表塌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strong permeable sand bed shield construction accidents, a large sample database is established and a risk tree i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risk sources and their respective weights. Based 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shield tunneling in strong permeable sand bed is explored, and the evaluation matrix of risk occurrence probability and loss of each risk factor is deduced, and the risk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 of mechanism control. It is verified by shield engineering of a strong permeable sand bed in Guangzhou.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risk is mainly pipe rupture, tunnel floating, residual soil spout and surface collapse, and the risk occurrence probabili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loss degree can be divided into 5 grades. The construction risk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segment assembly, improving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overlying soil layer, improving the residue soil and improving the installat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risk aversion. Three strategies, retention and transfer, are used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isk of surface subsidenc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长沙中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47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40005172;S201201001044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新教师基金项目(20110171120012)资助
【分类号】:U45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志仁;白云;彭芳乐;廖少明;;上海深部特殊地层地铁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2 吴琼;;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变形的成因和防治[J];都市快轨交通;2008年05期

3 刘江龙;刘会平;刘文剑;;广州市主城区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4 魏纲;魏新江;洪杰;;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机理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5 张柏林,佘才高;结合南京地铁建设谈盾构隧道施工[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6期

6 钟长平;广州地铁盾构隧道管片开裂原因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0年04期

7 谢军;张凯;;水平注浆在盾构始发端头加固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12期

8 贾航;杜闯东;王文杰;;富水软弱地层浅埋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09年03期

9 李曙光,方理刚;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饱和粉细砂层中掘进事故实测分析[J];铁道建筑;2005年12期

10 竺维彬,鞠世健;盾构隧道管片开裂的原因及相应对策[J];现代隧道技术;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开云;刘云;王亮;;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模型在建筑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孙昊;钱永久;樊启武;;拱桥加固方案的模糊层次比较优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3 杨林国,姜印平;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张发光;;故障树分析法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靠性的定性分析[J];安防科技;2009年06期

5 钟小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电缆火灾危险性评价[J];安防科技;2010年03期

6 赵艳平;胡学钢;丁亚明;;模糊优选教材算法的研究与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喻全余,杨明;基于故障树加权的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张继宝;汪明武;谢慧敏;;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马超;汪东林;;超浅埋地下通道暗挖法施工地表沉降监测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张贤跃;;谈地下室超长墙板裂缝原因和应对措施[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玲;;系统安全理论在原油外销计量管理中应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11)[C];2011年

2 高翔;田俊峰;;西部金属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伟;;基于ICI蒙德法的某甲酸储罐区安全评价[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志宏;;煤直接液化装置火灾危险性分析[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秦勇;仇宁海;蔡国强;贾利民;;轨道交通安全系统动态时空建模方法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姚成玉;张荧驿;王旭峰;党振;;液压系统故障树分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杨绍战;陈建勋;赵超志;左庆忠;;隧道监控量测数据管理系统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李鹏翔;赵清;;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5S管理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敖文波;夏斌;胡光道;;模糊综合评判在航空伽玛能谱参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A];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钟雪宝;吴祈宗;;模糊聚类在西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金宪;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桃迎;交通领域中的聚类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杨庆年;武汉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尹秀琴;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与质量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海波;cdma2000 1xEV-DO系统中的服务质量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杨洁;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利刚;我国煤矿、金属矿损毁土地复垦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孙鹏;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合作选区决策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秦文展;露天铝土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王鹏;风险投资决策支持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守军;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媛;基于灰关联及其预测的煤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警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贾东芳;离散模型下的美式期权定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单文娟;铝电解槽焙烧与启动过程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爱芳;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严晶晶;童装绿色设计评价体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洒艳慧;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袁明瑞;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文君;气垫船模拟器教练员系统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军;黄宏伟;谢雄耀;;隧道壁后注浆体的探地雷达探测模拟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杜军;黄宏伟;谢雄耀;张丰收;;介电常数对探地雷达检测隧道壁注浆效果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3 李俊伟;李丽琴;吕培印;;复合地层条件下盾构选型的风险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4 宋天田;周顺华;徐润泽;;盾构隧道盾尾同步注浆机理与注浆参数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5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何炬;杨有海;陈达;;深圳地铁盾构施工注浆机理与参数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0期

7 王振信;盾构法隧道的耐久性[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2年02期

8 黄融;;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道工程综述(一)——长江隧道工程设计[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8年01期

9 谭忠盛;洪开荣;万姜林;王梦恕;;软硬不均地层盾构姿态控制及管片防裂损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12期

10 佘才高;南京地铁南北线隧道地基的地震液化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季亚平;考虑施工过程的盾构隧道地层位移与土压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梁精华;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材料配比优化及浆体变形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光;;谈外墙普通水砂“细面”粉刷[J];建筑经济;1991年05期

2 孙付峰;刘涛;雷刚;;新意法在富水砂层的适用性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1期

3 卓越;饱水砂层渗透注浆加固理论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3期

4 王小林;王震;李冀伟;王振峰;;隧道穿越富水砂层合理注浆半径范围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9期

5 闫志素;闫云峰;王国辉;;丰水砂层处理桩身缺陷的桩周止水实例[J];科技资讯;2008年22期

6 李赞;;无收缩浆液在广州地铁动水砂层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01期

7 梅爱成;;隧道渗水砂砾岩层段塌方施工治理实践[J];甘肃科技;2011年04期

8 张照华;;浅滩富水砂层隧道超前加固技术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9 陈孙恩;;富水砂层沉井底部注浆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S1期

10 吕波;;地铁隧道穿越饱和动水砂层止水加固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赞;郭景伟;;无收缩超前预注浆在广州地铁5号线动水砂层中的应用[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汪健;郑仔弟;刘汝东;;富水砂层中泥水平衡顶管下穿桥梁的施工措施[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隋旺华;费芳草;;松散含水层下采煤水砂突涌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瑾;青岛富水砂层隧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成明;隧道水砂突涌灾害及其治理方法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2 苏秀婷;青岛地铁富水砂层隧道开挖施工风险与变形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02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02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7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