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活性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及其流变性能研究
[Abstract]:Ultrafine activated waste tire rubber powder (UACR) and ordinary waste tire rubber powder (CR) were used to prepare superfine active waste rubber powder modified asphalt (UACRMA) and ordinary waste rubber powder modified asphalt (CRMA). The microstructure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asphalt were studi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ptical microscope and rotating rheometer. Ming: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effects of the rubber powder and the matrix asphalt in the UACRMA system, the UACR partic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matrix bitumen,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UACR parts, the system gradually forms the network structure, the rebound performance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gradually increase, and the relaxation of the interface gradually decreases, while the rubber powder and the matrix bitumen in the CRMA system have only the physics. As a result, CR particles are larger and can not form a network structur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重大项目(2013H6007)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朝阳;何兆益;曹阳;;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2期
2 廖明义;倪阳;;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及改性机理[J];合成橡胶工业;2007年06期
3 崔亚楠;邢永明;王岚;张淑艳;;废胶粉改性沥青改性机理[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5期
4 张登良;改性沥青机理及应用[J];石油沥青;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骁;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茂华;李小平;;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7期
2 黄彬;马丽萍;许文娟;;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01期
3 肖鹏;陈洋洋;;胶粉物理与化学改性沥青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公路;2010年03期
4 徐士翠;王衍辉;裴建中;;Sasobit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研究[J];公路;2012年06期
5 王东;李春香;韩森;;橡胶沥青微观结构与技术指标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5期
6 杨毅文;袁浩;马涛;;脱硫橡胶沥青溶胀原理及路用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2期
7 尹继明;肖鹏;;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评价[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8 刘盛春;阎立峰;姜鹏;王小强;张锋;;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评价[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9 肖鹏;陈洋洋;;胶粉物理与化学改性沥青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10 李正中;宋晓燕;魏连雨;程棋锋;;胶粉改性沥青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适应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泽峰;韩跃新;印万忠;;CaSO_4晶须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A];第十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丛玉凤;无机材料对SBS改性沥青稳定作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李军;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形成和稳定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王涛;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相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姚辉;微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琳琳;PB胶乳/有机膨润士协同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陈丽;废塑料—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丽丽;高掺量橡胶沥青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樊志超;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田泽峰;CaSO_4晶须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6 权红旗;道路沥青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李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牛晓伟;废胶粉的微波活化及其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王鹏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辽开线公路上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柳英;不溶性硫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清;张兴友;胡光艳;郑丽敏;;硅藻土改性沥青微观机理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2 徐世法;;表征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流变学模型[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3 彭波,靳明,袁万杰;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郑健龙;Burgers粘弹性模型在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周立刚,陈立田,朱旭红,冯志强;德兰尼特沥青道路专用增强纤维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2002年09期
6 邹桂莲,张肖宁,袁燕;应用流变学的方法研究填料对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J];公路;2004年03期
7 廖卫东,吴少鹏,张继宁,薛永杰;聚酯纤维对SMA性能影响的研究[J];公路;2004年04期
8 张久鹏;黄晓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流变指标评价[J];公路;2006年07期
9 赵延庆;吴剑;文健;;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其主曲线的确定与分析[J];公路;2006年08期
10 郭乃胜;赵颖华;;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凝土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分析[J];公路;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封基良;纤维沥青混合料增强机理及其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郭乃胜;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静动态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詹小丽;基于DMA方法对沥青粘弹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明国;聚合物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2 肖敏敏;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亚楠;邢永明;张淑艳;;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0年12期
2 郭朝阳;何兆益;曹阳;;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研究[J];石油沥青;2007年06期
3 郭朝阳;何兆益;曹阳;;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2期
4 申海霞;段红彩;;SBS对改性沥青低温延度的影响[J];石油沥青;2009年06期
5 张俊;张淑艳;崔亚楠;;两种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试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9期
6 陈繁华;吴少鹏;陶园园;王静;佟海波;;有机化累托石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7 肖鹏;;微波辐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反应机理[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康爱红;;微波辐射活化胶粉改性沥青作用机理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袁小亮;张新星;卢灿辉;梁梅;;乙烯基活性聚合物改性橡胶沥青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4期
10 张志清;张兴友;胡光艳;郑丽敏;;硅藻土改性沥青微观机理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等级路面改性沥青材料[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2 王玲;;聚合物母粒改性道路沥青的感温性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台电仓;武敬民;申爱琴;;改性沥青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面修筑中的应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4 李洪斌;;对道路沥青性能评价方法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5 朱梦良;罗立武;张起森;;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的铺装工艺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0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0年
6 俞家淼;陈成锋;;改性沥青在城市道路中的施工[A];全国第九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居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几个技术问题[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杨林江;施张兴;金海山;林大根;;浅谈乳化改性沥青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关键[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可;李海骢;;改性沥青感温性评价指标的讨论[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10 娄淑景;张振和;;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继;农垦路桥首次大面积应用改性沥青路面摊铺新技术[N];北大荒日报;2010年
2 郭纯 王贻爽;改性沥青铺筑优质路面[N];中国水利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培顺;做中国公路最好的路面[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通讯员 张梅;我市首台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生产线成功投产[N];临汾日报;2010年
5 陈明;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提高路况水平[N];中国交通报;2011年
6 贾鹏 龚晋芳;浅谈沥青路面养护材料[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易木;SBS和APP改性沥青新国标制定工作启动[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实习生 肖丹邋记者 杨捷;“夹心饼干”让钢箱梁与沥青“亲密无间”[N];长江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静;交通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N];珠海特区报;2006年
10 记者 李媛;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研发铺路新技术[N];建筑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昌;弹性体及其复合材料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姜海涛;层状硅酸盐纳米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骁;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华鑫;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与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徐希娟;SBS纤维改性沥青排水混合料设计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陈静云;沥青路面再生方法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付玉;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宁;玄武岩纤维及其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周燕;应力吸收层结合料性能及其关键评价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孟勇军;不同嵌段比的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志超;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贾海庆;MAC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胡晋川;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李雪峰;纳米ZnO/SBS改性沥青性能及共混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李明国;聚合物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6 唐涛;弹塑体改性沥青桥梁伸缩缝在寒冷地区应用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7 潘伟兵;改性沥青路面材料路用性能研究及路面力学计算[D];浙江大学;2004年
8 王雨楠;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旭东;硅藻土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孔祥利;岩沥青改性70~#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60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6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