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考虑非线性累积损伤的大跨多荷载桥梁的疲劳可靠度评估

发布时间:2018-08-06 09:06
【摘要】:针对大跨多荷载桥梁疲劳损伤累积非线性过程中的大量不确定性,对火车、汽车与风荷载作用下的大跨悬索桥,利用连续损伤模型提出了一个疲劳可靠度评估方法.首先,在连续损伤模型基础上,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工程应用的需要,适当简化疲劳模型,在连续损伤模型中引入合适的随机变量,定义疲劳可靠度分析的极限状态函数,假定多种未来可能的交通荷载和荷载增长模式,利用蒙特卡洛方法产生随机变量并计算失效概率;最后以香港青马大桥为例,讨论了该桥在不同荷载状况下使用120年后的疲劳失效概率.研究发现:若保持当前的交通状态,桥梁可保持良好状况,但未来交通荷载的快速增长会导致结构提前失效.
[Abstract]:Aiming at a large amount of uncertainty in the process of fatigue damage accumulation of long-span multi-load bridges, a fatigu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long-span suspension bridges under train, automobile and wind loads using a continuous damage model. Firstly,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inuous damage model,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fatigue model is simplified appropriately, and the appropriate random variabl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ntinuous damage model. The limit state function of fatigue reliability analysis is defined. The Monte Carlo method is used to generate random variables and calculate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n the assumption of a variety of possible future traffic loads and load growth models. Finally, the Qingma Bridge in Hong Kong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fatigu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bridge after 120 years under different loads is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bridge can maintain a good condition if the current traffic condition is maintained, but the rapid increase of traffic load in the future will lead to the early failure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5110839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121032) 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U44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进洲;余志武;宋力;;疲劳重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刚度退化规律[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8期

2 李兆霞;;大型土木结构多尺度损伤预后的现状、研究思路与前景[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3 关迪;孙秦;杨锋平;;一个修正的金属材料低周疲劳损伤模型[J];固体力学学报;2013年06期

4 Wang Hao;Chen Chunchao;Xing Chenxi;Li Aiqun;;Infl uenc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wind-induced buffeting responses of a super-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4年03期

5 陈志为;;基于健康监测系统的大跨多荷载桥梁的疲劳可靠度评估[J];工程力学;2014年07期

6 吴明;许慧荣;;实测动应变在城市拱桥焊缝疲劳寿命评估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9期

7 张剑雄;王良模;夏汉关;赵红军;董义;;变速器倒挡齿轮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J];机械传动;2013年09期

8 曾勇;顾安邦;陈艾荣;谭红梅;;大跨悬索桥索梁锚固区疲劳养护概率优化方法[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02期

9 王超;朱宏平;钟继卫;;基于热点应力法的正交异性钢箱梁疲劳评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吉伯海;程苗;傅中秋;袁周致远;;基于实测应变的钢桥面板疲劳寿命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威;白植舟;陈德伟;区达光;;基于实测应变数据的斜拉桥疲劳评估[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4年

2 苏庆田;田乐;韩旭;邵长宇;;正交异性折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基本性能[A];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帅;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辨识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陈一馨;车辆载荷作用下钢桥面板细部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陈悦;混凝土桥梁基于残余应变监测的疲劳状况评估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4 李进洲;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疲劳力学行为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5 孙永健;大型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损伤评估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张向锋;深水S型铺设托管架基本设计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闫志峰;基于红外热像法镁合金及其焊接接头疲劳行为及评定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昌中;悬索桥特大沉并锚碇的沉降计算[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2 朱建华;线路精捣施工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强;桥梁振动与索力的监测系统集成与信号处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胡健锋;QTZ100平头式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疲劳特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2年

5 袁昆;桥梁健康监测结构预警关键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吴伟亮;基于全耦合法的菜园坝长江大桥疲劳评估[D];重庆大学;2013年

7 王凯;基于红外热像法的金属高周疲劳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华新;环境激励下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辨识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曾熊;青草背特大悬索桥静力特性监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 谭敦厚;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GH4133B合金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毓皓,杨友信,高梓木;人为可靠度评估与访谈技巧[J];中南工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朱炜;;小样本下正态分布可靠度评估方法[J];质量与可靠性;2006年06期

3 王晓明;石雪飞;阮欣;;考虑弯剪耦合作用的梁桥可靠度评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李星新;汪正兴;任伟新;;基于迭代序列响应面的桥梁体系承载力可靠度评估[J];中国铁道科学;2009年03期

5 陈志为;徐幼麟;;考虑非线性累积损伤的大跨多荷载桥梁的疲劳可靠度评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王晓明;石雪飞;阮欣;;基于评估基准期的既有梁桥时变可靠度评估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4期

7 耿进祥;;可靠度评估法在桥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2009年05期

8 杨敏;刘艳莉;宋泽冈;;在役PC桥梁承载力可靠度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6期

9 郭宗文,张松岭,浦龙;铂风速计环境可靠度评估[J];传感器技术;2000年05期

10 陈铁冰;;基于LS-SVM的结构可靠度评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吕颖钊;宋一凡;贺拴海;;在用梁桥承载力可靠度评估[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

本文编号:2167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67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