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

发布时间:2018-08-19 17:07
【摘要】:针对目前中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研究现状和不足,以广西某高速公路AC-2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基础,采用新SAC级配设计方法进行级配设计,利用VCADRF级配验证方法对设计级配进行验证和调整,设计出满足规范要求的合理级配,以马歇尔方法确定最佳油石比,得到设计级配最佳油石比为3.6%,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SAC级配设计方法和VCADRF级配验证方法,可设计出适用于高速公路各层次的合理级配,且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e research on mixture ratio of asphalt mix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mix design of AC-25 asphalt mixture in a Guangxi expressway, a new SAC gradation design method is adopted to carry out the gradation design. The VCADRF grading verification method is used to verify and adjust the design gradation, and a reasonable gradation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ation is designed. The optimum petrol-stone ratio is determined by the Marshall method, and the optimum oil-stone ratio of the design gradation is 3.6, and its road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SAC gradation design method and the VCADRF gradation verificat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sign reasonable gradation for each level of expressway and have excellent road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178062,51038002)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C001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114316110001)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朝晖;李文科;沙庆林;;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2008年04期

2 谢仕良;;炎热地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设计[J];中外公路;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君;孙永成;杨宗文;;基于LabVIEW系统的GTM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刘凤翰;陈晓玲;;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不同粒径针片状颗粒影响系数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艾思平;;厂拌热再生沥青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董先明;;浅谈彩色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5 刘应托;;浅议公路改建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6 黄志福;;论机制砂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经济效益[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7 陈德金;张金宝;;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改建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8 吴兆兵;;AC-25C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浅谈[J];安徽建筑;2010年01期

9 唐正辉;;浅析沥青碎石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10 杜雪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管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代印松;;浅谈水泥稳定碎石生产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平利;赵佃强;;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新思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3 孙雪龙;凌晨;;集料压碎值指标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扈惠敏;李德章;柳炳康;朱朝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集料工程性质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付佳丽;扈惠敏;柳炳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窦占双;崔勇;陈俊夺;;浅谈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LSM-30施工质量控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陈俊夺;窦占双;崔勇;;浅谈沥青马蹄脂混凝土SMA-13配合比设计[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8 薛军;史寿宾;;水泥稳定风化砂底基层施工控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9 许彦召;杨红芬;;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施工问题及对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10 李新永;;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工艺[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博书;铁尾矿砂免烧砖的制备及其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建伟;城市主干道级配碎石材料组成分析与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航;掺温拌剂的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志新;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汉中;废旧轮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炎炎;就地热再生PE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宏亮;乌尔禾岩沥青改性机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振;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9 马光超;级配碎石过渡层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朱建平;基于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的沥青混合料疲劳阀值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遇春;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4年03期

2 林绣贤;论Superpave组成配比的特色[J];华东公路;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文;胡威;杨国强;;骨架密实路面级配设计方法[J];河南科技;2012年04期

2 于会斌;王p,

本文编号:2192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92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e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