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农村客运交通发展研究
[Abstract]:Through expound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main problem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s.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政策研究类课题资助项目“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居环境评价机制研究”(2011ZCYJ13-2)
【分类号】:U492.61;F5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01期
2 吴良镛;“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规划;1997年03期
3 高建刚;陈磊;许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矛盾分析[J];公路;2008年06期
4 雷万鹏;徐璐;;农村校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强;居住文化透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刘德峰;;浅析人居环境建设中城市历史文化的延承[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3 胡慧;;“天人合一”观与中国乡土建筑生态观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4 刘慧;张国珍;王磊;;呼和浩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质量初步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6期
5 朱亮;吴炳方;张磊;;三峡典型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6 武廷海;;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7 游峗;樊成;雷政;聂立平;朱江;唐柯;;现代住宅小区燃气管道设计的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马文亮;段汉明;;西宁市城区人居环境质量客观评价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3期
10 涂志群,黄晖;居民参与居住环境建设的基本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尹发能;;湖北省黄石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李卓;陈鸿;刘宏斌;徐永安;马宁;景昌;柴欣;;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西安市人居环境评价为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3 崔磊;牟艳艳;;人居环境的生态化建设[A];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4年
4 肖荣波;叶长青;艾勇军;梁颢严;李晓晖;;宜居城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新锋;;低碳经济视角下贵州省人居环境与能源消费关系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力;资源型城市工业地段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邓海骏;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探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霞;园林植物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6 贺静;整体生态观下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翟欣翔;面向生态—技术创新的经济圈城市发展能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王放;论中国城市化[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10 潘文辉;住宅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微;基于生态因子的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卓;长沙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人性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柯贞;西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4 陈征卫;居住板块宜居性评价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涛;城市宜居性指标体系对比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谭子粉;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社区宜居性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妍婷;西安旧城区传统私宅更新模式和改造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陈树平;公共建筑使用后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婧;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价值评价因子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艺;城市旧区更新的交通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01期
2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J];城市规划;1996年01期
3 吴良镛,,毛其智,张杰;面向21世纪──中国特大城市地区持续发展的未来──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1996年04期
4 吴良镛;走向持续发展的未来─—从“重庆松林坡”到“伊斯坦布尔”[J];城市规划;1996年05期
5 丁芝华;;美国的校车安全立法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年01期
6 何树彬;;刚柔相济的美国校车服务[J];上海教育;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翔;;城郊公路环境与景观整改模式探究——福建省泉州市324国道城东路段环境改造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296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9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