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矿渣基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3 19:21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破损,而传统的修补材料受到造价和交通开放时间的制约,会导致病害进一步加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矿渣基修补材料,在分析修补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从凝结时间、强度、干缩性3方面确定其配方,并与路面施工中常用的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进行砂浆性能对比,验证了这种新型修补材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sing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e damage will inevitably occur, and the traditional repair materials will be restricted by the cost and traffic opening time, which will lead to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diseas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slag based repair material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pair mechanism, the formula was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test from three aspects of setting time, strength and drynes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Portland 42.5 grade cement used in pavement construction, it is verified that this new repair material has certain superior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GJJ10278)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钟白茜,杨南如;水玻璃—矿渣水泥的水化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1994年01期

2 杨学忠,单俊鸿,周明凯;MG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在路面修补中的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2期

3 肖鹏,徐敏,梁魁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超快速修补材料试验研究[J];华东公路;1996年06期

4 吴其胜;水玻璃模数对碱矿渣水泥性能的影响[J];水泥工程;1999年05期

5 邱东山;;不同水灰比和流动度对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J];水泥工程;2010年05期

6 陈忠达,张登良;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环氧灌浆材料的试验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7 曹瑞军,梅冬,原建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材料的研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8 黄远中;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各种病害及预防[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03期

9 黄建斌;;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性能的研究[J];公路工程;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飞;碱矿渣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发展[J];丹东纺专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明敏;陈伟宏;郑文忠;;碱种类和掺量对ACM抗压强度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5期

3 金左培;碱激发玻璃材料[J];房材与应用;2003年05期

4 廖佳庆;;配制参数对碱矿渣混凝土强度影响研究[J];福建建材;2009年03期

5 刘光焰;;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研究[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6 蒋林华;粉煤灰-水泥浆体中[SiO_4]~(4-)四面体聚合结构和分形结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8年01期

7 赵顺根;吴传海;舒翔;;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水泥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调查与分析[J];广东公路交通;2011年S1期

8 陈钊庭;郭文瑛;黎华朝;郭伟;杨医博;;填料物理性质对环氧树脂砂浆性能的影响[J];广东建材;2010年02期

9 张德成,黄世锋,吴波,王英姿;钢渣矿渣水泥碱性激发剂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4年03期

10 陈悦;碱赤泥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中碱的测定[J];硅酸盐通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育欣;余保英;徐芬莲;林喜华;杨仕海;;超硫酸盐水泥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韦灼彬;王铁成;;水泥混凝土路(道)面快速修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3 廖佳庆;杨长辉;黄洪胜;;配制参数对碱矿渣混凝土强度影响的研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龙广成;周文献;石明霞;谢友均;;改性剂在粉煤灰砂浆中的增强效应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5 刘光焰;;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廖欣;;钢渣-碱矿渣水泥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A];建筑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曹海;张新乐;郭晓辉;冯进技;李砚召;权威;;聚合物混凝土修补板抗侵彻试验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宏;用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何娟;碱矿渣水泥石碳化行为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尹健;高性能快速修补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4 郭伟;煤矸石的活性激发及活性评价方法的探讨[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姜奉华;碱激发矿渣微粉胶凝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代奎;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徐方;一次摊铺成型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功能层材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郭成洲;氟、磷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水化过程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黄毅;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改性及应用于环境治理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10 马骁;基于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新型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丽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强度影响因素及其固化Pb~(2+)的形态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郝晋高;磷渣中磷和氟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影响机理[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程刚;矿渣免蒸砖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尚占飞;掺杂聚合物PVA\PAM对水化硅酸钙结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铭;以矿渣为基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乔林;抗CO_2及H_2S腐蚀油井水泥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7 于洋;铁路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D];济南大学;2010年

8 熊复慧;季冻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峤玲;超早强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强;电解锰渣—碱复合激发制备矿渣胶凝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梅向东;江山平;张邦爱;;罩面处治后的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技术[J];湖南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2 陈筱岚,王占文,杨南如;硅酸盐玻璃中[SiO_4]~(4-)四面体聚合分布的研究 Ⅰ.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J];硅酸盐学报;1987年01期

3 杨南如;碱胶凝材料形成的物理化学基础(Ⅰ)[J];硅酸盐学报;1996年02期

4 顾健华;金左培;廖欣;;碱矿渣水泥的水化机制、性能和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0年06期

5 傅佩君;邓卫国;;混凝土裂缝修补用胶粘剂选择[J];化学建材;1990年01期

6 杨立信;;前苏联碱矿渣水泥的发展概况[J];水泥;1992年08期

7 周键炜;王大明;白琦峰;;水泥混凝土桥梁沥青铺装层的病害成因分析[J];森林工程;2008年06期

8 黄远中;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各种病害及预防[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03期

9 江新,虞华;宁连一级公路淮阴段沥青路面病害及维修[J];中南公路工程;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宜合;;基于正交试验的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的优化设计[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代晓妮;尹健;李益进;;大流动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性能研究[J];粉煤灰;2009年01期

3 代晓妮;尹健;彭松枭;;路面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9年03期

4 张海;殷华涛;田翠翠;;路用超早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邴文山;;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厚度及其可靠性分析[J];公路;1987年02期

6 周泽民;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对比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1989年03期

7 罗俊明;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设计初探[J];小城镇建设;1997年05期

8 张大龙,郝伟;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因素的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02年02期

9 黄锋,谭宝龙;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式基层结构的应用分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刘建虎;;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勇;;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对策[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宋阳;;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预防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金柏芳;许鹰;周怀治;;两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技术的应用分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海传;马立新;;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维修方法[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5 吕丽华;柳均哲;汪翔;;纤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冻融—磨蚀联合作用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范小响;甄京山;赵静;;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稳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俊武;丁兆文;;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危害及防治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8 高伟;朱光耀;;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均匀变形指标与测定方法探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9 刘涛;卜小明;李治龙;;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封堵治理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10 王彦莹;;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加剂应用技术[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韶军;水泥混凝土路面长寿有“道”[N];中国交通报;2011年

2 吕梁公路分局 郑东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技术[N];山西科技报;2003年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技术[N];科技日报;2004年

4 陈晓光 本报记者 陈渌;先进科技铺就“北黑”坦途[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朱子靳;新技术新材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中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3年

6 易小卫 张乐华;“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方法”取得成果[N];中国交通报;2003年

7 吴志军 陈雄;废物再利用 节能又环保[N];湄洲日报;2009年

8 山西金城建筑有限公司 李新民;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原因分析[N];山西科技报;2002年

9 王大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技术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11年

10 王家平;断裂力学王国的探索者[N];中国交通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少文;山西运煤干线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分析与典型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廉向东;湿热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性能评价与路面结构协调设计[D];长安大学;2012年

3 易志坚;路面层间破坏分析与设置隔离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新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吴国雄;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机理及破坏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张宇红;趋磁细菌AMB-1培养条件优化及磁小体变化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靳辛;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张金凤;带分流叶片离心泵全流场数值预报和设计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8 盛燕萍;基于抗冲刷性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杨先泉;零配比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与甘薯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10 王荣吉;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的试验与优化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晨;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冰冻损伤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尹凯;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罩面改造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彭联君;麻瑶公路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成套技术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马艳兵;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脱空判定及压浆治理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5 周灵;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新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席晓波;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7 高维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疲劳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8 段红波;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面向对象的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何健杰;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与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胡伟;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数值分析及轴载换算[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30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30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