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流坝对弯曲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17
【图文】:
工程应用化是弯道水流调整的基础,流速分布是弯道水流弯道凹岸冲刷和凸岸淤积的根本原因。因此,改淤积的关键所在。国内外学者在改善弯道水流其中比较成功的环流建筑物是导流屏。以前导流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我国治河工程措施上还未种小型导流结构,用于改变近床流态重新分布水用于河流护岸工程。它们垂直于河床上与水流当前水深的 1/5— 2/5。在弯道凹岸,其翼板相层导流屏受到了向凸岸推挤的力,在导流屏周围。其作用是在水中激起次生环流,用以消除由河生环流改变原剪应力大小和方向,在导流屏控制沙运移的变化[14]。
其中滩槽交互区是联系主槽和滩地的纽带,是水流特性研究的重点研究区域。吉祖稳结合水槽试验结果对各区垂线流速分布特点作出以下结论:(1)在主槽平衡区以及滩地平衡区内,不受滩地交互区的水流影响,垂线流速分布与一般明渠类似,满足对数流速分布形式;(2)边壁区垂线流速往往受到固体边界的影响,最大流速不再位于自由表面而是水面以下某个位置,可以用一般明渠近壁水流垂线流速公式表达;(3)在滩槽交互区内主槽最大流速出现在水面以下,但滩地垂线最大流速仍位于表面处。床面附近垂线流速仍满足对数流速分布,但自由表面附近需要采用尾流函数修正。关于顺直复式河道横向流速[17]- [21]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受到滩槽交界面水流相互作用的影响,滩槽水流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滩槽交互区内来自主槽与来自滩地侧的水流由于流向不同,彼此水分子之间将产生大量碰撞,导致滩槽水流掺混发生动量交换,剪应力增强,水流结构复杂,存在流速间断面。主槽内流速将减小,而滩地内流速增大。在滩槽交互区以外,受滩槽动量交换作用小,流速分布接近一般明渠。不少学者根据滩槽水流特点推导出漫滩水流流速二维分布,如王树东[20]基于 reynolds equation 推导出的流速二维解析解。图 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文礼;白朝伟;郑艳;刘玉玲;戎贵文;;90°弯道明渠横向环流的大涡模拟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5年03期
2 张挺;袁雪华;陈虹;;90°弯道T型丁坝水力特性和数值模拟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3 芦松;;丁坝布置方位角对河道水流流态的影响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年02期
4 郭延祥;程宦;唐学林;;淹没式丁坝三维绕流的数值模拟[J];水运工程;2013年05期
5 史志鹏;何婷婷;刘家春;张家骏;;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03期
6 孟震;杨文俊;;基于二维泥沙颗粒的相对隐蔽度初步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5期
7 薛海;于领;赵磊;;丁坝布设对弯道水沙运动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刘建;富永晃宏;陈世聪;;淹没式丁坝群对河床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03期
9 丁道扬;吴时强;;三维宽浅河道水流数学模型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2期
10 杨奉广;刘兴年;黄尔;杨克君;曹叔尤;;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河床泥沙起动流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克君;复式河槽水流阻力及泥沙输移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齐;弯曲复式河槽水流特性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6年
2 李子龙;明渠流条件下丁坝水流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景晓菊;山区弯曲放宽河道水沙特性概化模型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3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