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多掺料水泥稳定碎石收缩开裂特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4
【图文】: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多掺料水泥稳定碎石收缩开裂特性研究(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裂缝发展规律的研究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监测,研究其裂缝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包括产生的时间、裂缝出现的位置等,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依据。(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间距的研究本文基于扩展有限元法模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开裂,由于扩展有限元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首先介绍扩展有限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建立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基层模型,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收缩开裂,并结合现场监测的结果,验证数值模拟分析的准确性;再应用此模型对不同干、温缩系数下和不同基层厚度下的基层收缩开裂进行数值模拟分析。1.3.2 技术路线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 1.1。
消石灰
图 2.2 脱硫石膏 图 2.3 聚丙烯纤维2.1.2 方案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受水泥剂量、级配组成、养护条件、龄期、压实度和掺加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掺加料对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的影响。本文试验确定水泥剂量和集料级配,选取三种掺加料为试验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安排试验。各材料掺量的选取如下:(1)据已有文献[56]研究表明,水泥剂量的取值范围一般为 3%~5%,最大不能超过 5.5%。根据相关的文献报道和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本文试验研究选用的水泥剂量为 4.4%。(2)根据现有的规范[61],本试验研究的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类型选用骨架密实型结构,四种级配组成见表 2.3,级配曲线见图 2.4。(3)参考已有文献,本试验中消石灰掺量选用 0.8%、1.0%、1.2%,脱硫石膏掺量选用 0.6%、0.8%、1.0%,聚丙烯纤维选用体积掺量 0.06%、0.08%、0.1%。消石灰和脱硫石膏掺量均指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媛,姚燕,王玲;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趋势的研究[J];混凝土;2002年06期
2 高大学;杨树立;;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评价方法与防治措施[J];散装水泥;2008年03期
3 刘立;赵顺增;曹淑萍;吴勇;;采用内约束法评价轻集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开裂[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9年03期
4 孔凡营;HPC早期收缩开裂和预防[J];中国水泥;2003年11期
5 R·C·G·Hass ,李福普;沥青路面低温收缩开裂的设计方法[J];石油沥青;1994年02期
6 王宝民;郭志强;韩瑜;;橡胶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研究进展[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2期
7 赵顺增;刘立;;混凝土干燥收缩开裂评价及其试验新方法[J];工程质量;2008年03期
8 杨静静;;浅析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的影响[J];福建建设科技;2015年01期
9 陈美祝;周明凯;;水泥水化产物对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影响[J];中国水泥;2007年01期
10 赵顺增;刘立;;混凝土干燥收缩开裂评价及其试验新方法[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巴恒静;高小建;;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评价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钱匡亮;朱耀台;;混凝土收缩开裂相关理论与模型的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巴恒静;高小建;;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快速评价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混凝土干燥收缩开裂测试及评价方法指南(草案讨论稿)[A];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议资料[C];2004年
5 刘旭晨;黄卫;杨旭;魏莹;覃维祖;张士海;;胶凝材料体系对早期收缩开裂的影响[A];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论文集[C];2004年
6 姚燕;马丽媛;王玲;高春勇;;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影响因素的研究[A];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论文集[C];2004年
7 赵顺增;刘立;黄鹏飞;朱瀍佳;;现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收缩裂缝特点及应对措施[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于新文;贾俊美;安日红;张文硕;刘兴业;王洪芳;;采用环形试件预测混凝土的收缩开裂时间[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9 林挺伟;季韬;郑忠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10 艾红梅;白雪娇;;商品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对策研究[A];2009'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美祝;水泥基材料组分对早期水化及收缩开裂影响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邢旭光;添加物与盐分对土壤持水与水分入渗—蒸发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佩佩;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多掺料水泥稳定碎石收缩开裂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黄世辉;混凝土环式约束收缩开裂试验的研究及其改进[D];河南大学;2015年
3 吴伟明;泵送混凝土约束收缩开裂性能评价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高春勇;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影响[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郭良亭;自密实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马丽媛;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1年
7 张虎志;约束条件下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谢超;低温斜向预应力路面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王信刚;外加剂对水泥基材料早期变形性能影响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吴俊华;水泥净浆组合圆环试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6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9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