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列车开行合理距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19:33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旅客运输需求量极大。随着高速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高速铁路客流量不断增加,旅客对出行质量要求不断提升。高铁成网背景下列车开行合理距离研究对增加客流吸引,提高铁路客流分担率,改进运输服务质量,促进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旅客出行选择和运输组织技术条件两个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高速铁路列车开行合理距离影响因素。提出高速铁路列车开行合理距离计算方法,列车开行合理距离包括受运输组织条件约束的可行开行距离和受市场竞争影响的优势开行距离。选取列车运行速度、动车组检修、综合维修天窗和列车开行效益为约束条件计算高速铁路列车可行开行距离;选取快速性、经济型、安全性、舒适性、准时性和便捷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基于广义费用的非集计模型计算高速公路、民航、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不同运距下的旅客分担率,拟合出不同运输范围内各运输方式分担率曲线,计算高速铁路优势开行距离;综合两类开行距离,得出高速铁路合理开行距离,并分析不同种类客流在出行选择上的差异性。基于高速铁路开行合理距离,分析开行距离与开行模式的关系,总结不同开行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出基于...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2030年)
图 3-3 我国已开通高速铁路线路图(2018 年底)截止至 2018 年,“四横四纵”骨干网络已经全面建成通车,京津、长三角、珠、成渝等城市群之间的城际铁路网络也基本完善,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正式进入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并且随着高速铁路的进一步修建,网络将更加复杂,对铁路运输组织。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与开行距离分析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与开行距离是最早建成并运营高速铁路的国家,其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至今已有超过五十年的运营历史。目前日本拥有 9 条投入运营的新 3000 公里,采取“网运分离”的管理模式,运营工作主要由四个公道、JR 西日本、JR 九州和 JR 北海道公司,其中 JR 东海道铁路公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与相关思考[J]. 傅志寰. 中国铁路. 2017(08)
[2]普铁和高速巴士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J]. 李晓伟,王炜,杨敏,王昊,徐铖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07)
[3]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竞争关系的研究[J]. 高明蕾,左袁丸.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09)
[4]京广高铁列车开行距离与停站方案组合规律分析[J]. 彭瑾蓉,史峰,苏焕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06)
[5]高铁运输与民航运输选择下的中长距离出行决策行为[J]. 芮海田,吴群琪.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3)
[6]基于非集计理论的高速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研究[J]. 王文宪,倪少权,吕红霞,郭经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03)
[7]高速铁路与航空旅客出行选择特征研究[J]. 赵红丽,董博,于兆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3(11)
[8]综合运输通道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 张迦南,赵鹏. 中国铁道科学. 2012(03)
[9]区域运输通道内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J]. 王景妍,张飞.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06)
[10]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竞争研究[J]. 张旭,栾维新,蔡权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博士论文
[1]运输走廊内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量分担模型研究[D]. 李冬梅.东南大学 2015
[2]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管理研究[D]. 文超.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动车组运用计划和乘务计划的优化方法研究[D]. 王莹.北京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速铁路列车合理开行距离研究[D]. 杨丽蓉.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长距离客流输送模式研究[D]. 刘先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
[3]高速铁路对民航客运的影响分析[D]. 梁钟方.山东大学 2016
[4]基于换乘运输组织模式的高速铁路产品设计[D]. 王锰锰.西南交通大学 2016
[5]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研究[D]. 杜毓祥.西南交通大学 2016
[6]不同认知条件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D]. 华诗雨.北京交通大学 2016
[7]运行干扰对高速铁路列车合理运距影响研究[D]. 余大本.西南交通大学 2015
[8]中国铁路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D]. 李颖.北京交通大学 2015
[9]基于计划行为学的旅客中长距离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D]. 卢欣.西南交通大学 2014
[10]客运专线网换乘节点布局优化研究[D]. 程述英.西南交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42352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2030年)
图 3-3 我国已开通高速铁路线路图(2018 年底)截止至 2018 年,“四横四纵”骨干网络已经全面建成通车,京津、长三角、珠、成渝等城市群之间的城际铁路网络也基本完善,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正式进入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并且随着高速铁路的进一步修建,网络将更加复杂,对铁路运输组织。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与开行距离分析本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与开行距离是最早建成并运营高速铁路的国家,其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至今已有超过五十年的运营历史。目前日本拥有 9 条投入运营的新 3000 公里,采取“网运分离”的管理模式,运营工作主要由四个公道、JR 西日本、JR 九州和 JR 北海道公司,其中 JR 东海道铁路公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与相关思考[J]. 傅志寰. 中国铁路. 2017(08)
[2]普铁和高速巴士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J]. 李晓伟,王炜,杨敏,王昊,徐铖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07)
[3]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竞争关系的研究[J]. 高明蕾,左袁丸.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09)
[4]京广高铁列车开行距离与停站方案组合规律分析[J]. 彭瑾蓉,史峰,苏焕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06)
[5]高铁运输与民航运输选择下的中长距离出行决策行为[J]. 芮海田,吴群琪.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3)
[6]基于非集计理论的高速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研究[J]. 王文宪,倪少权,吕红霞,郭经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03)
[7]高速铁路与航空旅客出行选择特征研究[J]. 赵红丽,董博,于兆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3(11)
[8]综合运输通道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 张迦南,赵鹏. 中国铁道科学. 2012(03)
[9]区域运输通道内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J]. 王景妍,张飞.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06)
[10]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竞争研究[J]. 张旭,栾维新,蔡权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博士论文
[1]运输走廊内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量分担模型研究[D]. 李冬梅.东南大学 2015
[2]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管理研究[D]. 文超.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动车组运用计划和乘务计划的优化方法研究[D]. 王莹.北京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速铁路列车合理开行距离研究[D]. 杨丽蓉.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长距离客流输送模式研究[D]. 刘先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
[3]高速铁路对民航客运的影响分析[D]. 梁钟方.山东大学 2016
[4]基于换乘运输组织模式的高速铁路产品设计[D]. 王锰锰.西南交通大学 2016
[5]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研究[D]. 杜毓祥.西南交通大学 2016
[6]不同认知条件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D]. 华诗雨.北京交通大学 2016
[7]运行干扰对高速铁路列车合理运距影响研究[D]. 余大本.西南交通大学 2015
[8]中国铁路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D]. 李颖.北京交通大学 2015
[9]基于计划行为学的旅客中长距离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D]. 卢欣.西南交通大学 2014
[10]客运专线网换乘节点布局优化研究[D]. 程述英.西南交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42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4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