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交通拥堵对策—封闭型小区交通开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13: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在城市中逐步普及,封闭型的小区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开放商、居民等的青睐,道路网形成稀而宽的格局,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封闭型小区主要特点有:封闭性、面积大、人口多、功能单一、相互之间联系少等,使城市路网密度和可达性降低,且内部出行主要依赖城市主要道路完成,对城市道路造成干扰,同时增加了周围路网的交通压力。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封闭型小区交通开放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仅可以提高区域路网密度和可达性,而且可为城市主要道路分担交通压力,同时加强邻里之间的联系。本文首先界定小区、封闭式小区、封闭式交通开放小区的概念,并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从封闭式小区和周围交通现状调查研究入手,总结得出其特点,根据研究国内外支路在特定区域的间距,确定适合交通开放的封闭型小区。通过整理调查数据,采用交通分析理论和Braess悖论,并输入交通仿真软件,获得道路通行能力、延误时间、排队长度、行程时间、行程延误、V/C等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判断封闭型小区周围交通状况。封闭型小区交通开放可行性验证采用相同手段,获取评价指标进行比对,并采用本文提出的综合路阻模型获得参数,再把求出...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交通拥堵对策—封闭型小区交通开放研究


图1.1霍华德"田园城巧"示意图??②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其典型理为"邻里单位理论"

示意图,对策理论,城市交通,端头


??图1.2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示意图??处在新城市主义中的邻里单位强调了优先考虑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并且构建成为??邻里单位的中也,对于个体的边界新城市主义理论中认为W?5min步行的距离为基本尺??寸,即按歩行速度为3km/h控制在250m。在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尽端道路布局模式??成为美国城市郊区型社区的主流形式,而新城市主义认为尽端路模式具有:把一个邻里??单位封闭成孤岛;居住者之间的沟通减少;使城市扩张无序的进行;破坏城市交通系统??的完整性等缺点。新城市主义提倡一个相互连接且互通的街道网络,即消除尽端路并使??之与街道连接在一起,为道路的使用者提供多种路径选择,同时也缩短出行者的出行时??间

示意图,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示意图


的完整性等缺点。新城市主义提倡一个相互连接且互通的街道网络,即消除尽端路并使??之与街道连接在一起,为道路的使用者提供多种路径选择,同时也缩短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减少了道路上的拥挤,从而使道路保持畅通(图1.3)。??U?- ̄…JI????Sdhool??闕邏??圖殻h旨曲離??pbL馴I??I?It??图1.3端头路与连通后对比图??(2)城市交通拥堵对策理论研究??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随着其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数量也随之增加,而由??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滞后性和缺乏交通管理,多数城市陷入交通拥堵的"城市病"中。??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位大院与封闭社区的主要空间特征对比与思考[J]. 张旺锋,陈晓耀,耿莎莎.  山西建筑. 2013(22)
[2]影响环境噪声测监因素分析[J]. 宋华,晏凤翔.  农业与技术. 2013(02)
[3]TransCAD在岳阳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应用[J]. 王刚毅,陈晓东,孟华君,张加华,皮安涛.  公路与汽运. 2012(03)
[4]两种交通微观仿真软件的比较分析[J]. 杜熠鹏.  交通标准化. 2012(09)
[5]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J]. 郭继孚,刘莹,余柳.  城市交通. 2011(02)
[6]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背景与借鉴[J]. 蔡辉,贺旭丹.  城市问题. 2010(02)
[7]中国封闭社区——社会分异的消极空间响应[J]. 宋伟轩,朱喜钢.  规划师. 2009(11)
[8]浅议我国城市支路网的规划与设计[J]. 刘冰.  规划师. 2009(06)
[9]国内外城市交通微循环和支路网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 刘望保.  规划师. 2009(06)
[10]住区的封闭与开放——解读“中央花园”与“风华天城”住宅小区[J]. 李军,何炼.  新建筑. 2007(01)

博士论文
[1]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系统改扩建优化理论与方法[D]. 黄恩厚.中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杭州城市支路功能改善与优化研究[D]. 徐安成.浙江大学 2012
[2]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封闭住区研究[D]. 何蕾.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现代小区交通系统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 董怡娜.湖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58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58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