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3 04:06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通行的节点,对于路网的通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交通安全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改善交叉口的安全状况一直是道路交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够实时地对交叉口交通状况进行检测并实现预警,通过控制手段实现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干预,将大大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这需要对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预警。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受大型交通吸引点影响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够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状况作出预测并可以及时反馈的预警方法,在交叉口交通安全预警信息发出后及时反馈出影响因素并通过控制管理手段有针对性地改善交叉口的安全状况。本文从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出发,研究了交通安全预警的直接指标,排除了偶发性的事故数,通过对交叉口交通冲突的形成机理分析,最终选择交通冲突数作为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预警的直接指标。通过人、车、路三方面来对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地观测的数据,确定了11项预警体系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对预警体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以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确...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研究结构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图2.1 交叉口类型对交通事故数的影响三、 进出口车道数在较小的交通流量下,交叉口的进出口车道大多是1:1,此时影响较小。当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较大时,为了保证交叉口的通行效率,通常在改造交叉口时会增加进口道,挤压出口道。改造虽然可以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来自进口车道的大量车流在通过交叉口驶出时,会在出口道出现堆积,导致在下一相位来临时不能清空交叉口,这可能会导致下一相位的机动车或行人、非机动车见缝插针式的在停滞车辆间通过,而此时驾驶人的注意力极为分散,视野也极易被周围的大型车辆遮挡,在启动或缓行时对突然出现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反应不及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图2.2 隔离措施对交通事故数的影响图2.2 显示在无隔离的道路上交通事故最多,而设置中心隔离与机非隔离的道路交通事故数与无隔离的道路相比,机非隔离的道路事故数更少,说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影响比机动车之间的影响更强,设置机非隔离能有效的避免机非混行冲突引发的交通事故。七、 交通标志标线限速、车道指引与限制等交通标志标线对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影响也很大,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有助于交通参与者们以规定的方式进入交叉口。而从图2.3 可以看出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式越完备,事故发生的越少。执勤民警对于交叉口的作用更多的是对于交通参与者的心理造成压力,使其在违反交通规则时更谨慎的作出选择。从图2.3 可以看出民警对交叉口的影响更为直接,交叉口的见警率与其他交通控制方式结合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与运用研究[J]. 张景阳,潘光友.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郊公路交通安全评价[J]. 刘唐志,郭庆坪.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04)
[3]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模糊评价方法及数学模型的建立[J]. 汪明春. 公路交通技术. 2008(02)
[4]主成分分析法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张文峰,史忠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36)
[5]基于冲突率的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 张学亮,邓卫,郭唐仪.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7(01)
[6]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宇仁德,张洪宾,孙刚,刘建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5(05)
[7]基于TCT的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 王海星,申金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05)
[8]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J]. 杨天军,张晓春,杨晓光,潘汉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01)
[9]国家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体系[J]. 吴满意,黄小芳,陈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03)
[10]道路交通安全灰色评价方法研究[J]. 罗江涛,刘小明,任福田. 中国公路学报. 1995(04)
博士论文
[1]基于交通冲突理论的信号交叉口安全评价技术[D]. 郭延永.东南大学 2016
[2]城市道路交叉口机动车运行特性研究[D]. 邢岩.吉林大学 2014
[3]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与交通冲突技术理论模型及方法研究[D]. 成卫.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 葛丽娜.辽宁工业大学 2015
[2]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警管理的研究[D]. 周小芬.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预警研究[D]. 魏琳娜.北京交通大学 2012
[4]基于交通冲突定量分析的交叉口危险度模型研究[D]. 陈曦.北京交通大学 2012
[5]TCT技术在道路平交口安全评价中的应用[D]. 张兵强.长安大学 2012
[6]灰色预测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D]. 张军.西安理工大学 2008
[7]基于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研究[D]. 王秀.山东科技大学 2007
[8]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研究[D]. 管晓伟.北京交通大学 2007
[9]基于交通冲突的公路平面交叉口模糊安全评价研究[D]. 仲媛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10]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胡琼虹.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5877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研究结构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图2.1 交叉口类型对交通事故数的影响三、 进出口车道数在较小的交通流量下,交叉口的进出口车道大多是1:1,此时影响较小。当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较大时,为了保证交叉口的通行效率,通常在改造交叉口时会增加进口道,挤压出口道。改造虽然可以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来自进口车道的大量车流在通过交叉口驶出时,会在出口道出现堆积,导致在下一相位来临时不能清空交叉口,这可能会导致下一相位的机动车或行人、非机动车见缝插针式的在停滞车辆间通过,而此时驾驶人的注意力极为分散,视野也极易被周围的大型车辆遮挡,在启动或缓行时对突然出现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反应不及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图2.2 隔离措施对交通事故数的影响图2.2 显示在无隔离的道路上交通事故最多,而设置中心隔离与机非隔离的道路交通事故数与无隔离的道路相比,机非隔离的道路事故数更少,说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影响比机动车之间的影响更强,设置机非隔离能有效的避免机非混行冲突引发的交通事故。七、 交通标志标线限速、车道指引与限制等交通标志标线对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影响也很大,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有助于交通参与者们以规定的方式进入交叉口。而从图2.3 可以看出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式越完备,事故发生的越少。执勤民警对于交叉口的作用更多的是对于交通参与者的心理造成压力,使其在违反交通规则时更谨慎的作出选择。从图2.3 可以看出民警对交叉口的影响更为直接,交叉口的见警率与其他交通控制方式结合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与运用研究[J]. 张景阳,潘光友.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郊公路交通安全评价[J]. 刘唐志,郭庆坪.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04)
[3]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模糊评价方法及数学模型的建立[J]. 汪明春. 公路交通技术. 2008(02)
[4]主成分分析法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张文峰,史忠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36)
[5]基于冲突率的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 张学亮,邓卫,郭唐仪.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7(01)
[6]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宇仁德,张洪宾,孙刚,刘建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5(05)
[7]基于TCT的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 王海星,申金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05)
[8]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J]. 杨天军,张晓春,杨晓光,潘汉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01)
[9]国家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体系[J]. 吴满意,黄小芳,陈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03)
[10]道路交通安全灰色评价方法研究[J]. 罗江涛,刘小明,任福田. 中国公路学报. 1995(04)
博士论文
[1]基于交通冲突理论的信号交叉口安全评价技术[D]. 郭延永.东南大学 2016
[2]城市道路交叉口机动车运行特性研究[D]. 邢岩.吉林大学 2014
[3]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与交通冲突技术理论模型及方法研究[D]. 成卫.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 葛丽娜.辽宁工业大学 2015
[2]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警管理的研究[D]. 周小芬.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预警研究[D]. 魏琳娜.北京交通大学 2012
[4]基于交通冲突定量分析的交叉口危险度模型研究[D]. 陈曦.北京交通大学 2012
[5]TCT技术在道路平交口安全评价中的应用[D]. 张兵强.长安大学 2012
[6]灰色预测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D]. 张军.西安理工大学 2008
[7]基于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研究[D]. 王秀.山东科技大学 2007
[8]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研究[D]. 管晓伟.北京交通大学 2007
[9]基于交通冲突的公路平面交叉口模糊安全评价研究[D]. 仲媛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10]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胡琼虹.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5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01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