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BIM技术

发布时间:2021-02-08 19:41
  本文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沈浒路站为工程背景,利用BIM技术创建了地铁车站参数化的深基坑支护模型。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优化深基坑施工场地布置方案,模拟深基坑施工过程。最后将所建立的深基坑支护计算模型成功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NX中,进行相应的数值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总结了BIM技术应用地下工程的研究现状。介绍了BIM技术的概念、技术优势、核心建模软件及其主流软件,分析了BIM在深基坑施工中应用特点及优势。展现了BIM技术应用于地下工程的广阔前景。(2)通过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和Dynamo可视化编程技术建立了地铁车站参数化的深基坑支护模型。(3)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场地标准化建设中,依据施工现场布置原则对施工场地进行了初步方案的布置,以及对布置方案的优化。通过BIM应用软件Navisworks进行了深基坑施工土方开挖及支护,主体结构施工过程的三维技术交底及虚拟4D施工模拟。(4)以.mgt文件格式为过渡数据,实现了Revit三维模型向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NX的转换。(5)对BIM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和仿真模拟值进行了...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BIM技术


结合BIM技术完成的项目

全生命周期


图 1-2 BIM 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BIM 技术的优势)可视化所见即所得”使用 BIM 创建的三维模型比从二维平面图生成的模寸正确的三维模型可用于任何阶段的可视化。模型三维的立体实项目设计、建造、运营整个建设过程可视[41]。)协调性行业项目信息出现“不兼容”现象。如管道与结构冲突,各个房均,预留的洞口没留或尺寸不对等情况。使用有效 BIM 协调流程,减少不合理变更方案或问题变更方案[19]。)共享性IM 给建设项目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当设计一个三维 BIM型的数字文件可以由项目中的其他方共享和协作。传统上,施工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BIM技术


消防疏散模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Revit软件及Dynamo可视化编程实现轻型木结构框架体系快速建模[J]. 郭颖恺,张颖璐,朱一辛.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8(08)
[2]建筑业BIM技术应用浅谈[J]. 李爱鹏,聂志华.  科技资讯. 2018(12)
[3]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建模的BIM技术应用与分析[J]. 吴生海,刘陕南,刘永哓,徐骋.  工业建筑. 2018(02)
[4]谈BIM背景下参数化设计的新发展[J]. 张浩,李益强,李凯.  山西建筑. 2017(19)
[5]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 廖俊晖.  山西建筑. 2016(07)
[6]BIM体系下的参数化设计及绿色分析应用[J]. 严怀达.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01)
[7]BIM技术在沈阳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梁学艳.  北方交通. 2015(07)
[8]基于BIM的基坑挖运施工过程仿真模拟[J]. 祁兵.  建筑设计管理. 2014(12)
[9]探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相关技术措施[J]. 陈鹏,杨能.  科技与企业. 2014(22)
[10]浅谈BIM助力数字城市[J]. 陈辰.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03)

硕士论文
[1]江西城市轨道交通BIM交付标准研究[D]. 卜美悦.南昌大学 2018
[2]基于BIM技术的钢桁拱施工监控可视化研究[D]. 何欣.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基于BIM的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参数化设计研究[D]. 唐可佳.西南交通大学 2018
[4]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参数化建模与应用研究[D]. 张恺韬.西南交通大学 2018
[5]基于BIM的PC连续梁参数化设计研究[D]. 邵岩.北京建筑大学 2018
[6]BIM技术在地铁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春明.湖北工业大学 2017
[7]基于BIM+RFID的人员定位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行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孙有恒.华南理工大学 2017
[8]BIM技术在某体育馆结构施工中的应用[D]. 王昆鹏.安徽建筑大学 2017
[9]淮南市龙湖路地下商业街人员疏散的数值模拟研究[D]. 刘丹晨.安徽理工大学 2017
[10]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有限元模拟及现场监测分析[D]. 王大军.长安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24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024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