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18 07:12

  本文关键词: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道路基础建设的加快,施工作业区出现在路网上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业区在为施工作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负面影响。经研究发现,上游过渡区中的车辆汇合行为是造成作业区交通运行流畅性差、安全性低的关键原因。要想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作业区的交通问题,研究上游过渡区的车辆汇合行为刻不容缓。因此,本文旨在基于交通冲突技术构建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用以准确预测作业区上游过渡区的车辆汇合行为,并希望将该模型用于实践,解决城市道路作业区的实际交通问题。首先,本文综述了一般道路上车辆换道模型的相关研究,这为建立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本文还对交通冲突技术(Traffic Conflict Teachnique)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论证了将距离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引入车辆汇合模型的创新性与可行性。随后,本文对道路作业区定义及分类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作业区路段的交通特征,为接下来研究作业区的车辆汇合行为及解决城市道路作业区交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进而通过实地调查,得到新加坡宏茂桥3道作业区上游过渡区交通流基础数据和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车辆汇合行为数据。前者用于揭示上游过渡区各车道间的交通流特性差异,后者则为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基于实际车辆汇合行为数据,本文利用分类回归树建立了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其构造过程。同时,对从模型结果中提取得到的17个车辆汇合规则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汇合延误时间、汇合车辆速度及位置、汇合车辆与周边车辆的事故风险均会对汇合车辆的行为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另外,本文还利用交叉对比的方式对所建模型的优越性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编写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函数将模型导入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以解决宏茂桥3道作业区所实际面临的交通组织方案决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宏茂桥3道作业区在交通流量较小时可采取提前汇合控制策略,而当交通流量逐渐变大时,则更适宜采用延迟汇合控制策略。
【关键词】:城市道路作业区 汇合行为 交通冲突技术 距离碰撞时间 分类回归树 汇合控制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2.1 车辆换道模型研究现状14-16
  • 1.2.2 交通冲突技术研究现状16-18
  • 1.2.3 研究现状总结18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8-20
  • 1.3.1 研究内容18-19
  • 1.3.2 技术路线19-20
  • 1.4 本章小结20-22
  • 2 道路作业区概述及交通特征分析22-34
  • 2.1 道路作业区概述22-27
  • 2.1.1 道路作业区定义22-24
  • 2.1.2 道路作业区分类24-27
  • 2.2 道路作业区交通特征分析27-32
  • 2.2.1 道路作业区道路特征27-28
  • 2.2.2 道路作业区驾驶员行为特征28-29
  • 2.2.3 道路作业区车辆运行特征29-31
  • 2.2.4 道路作业区交通事故特征31-32
  • 2.3 本章小结32-34
  • 3 城市道路作业区交通数据调查、提取及分析34-50
  • 3.1 道路作业区交通调查34-37
  • 3.1.1 调查目的34
  • 3.1.2 调查内容34-35
  • 3.1.3 调查方法35
  • 3.1.4 调查地点与时间35-37
  • 3.2 道路作业区交通数据提取37-44
  • 3.2.1 交通流基础数据提取38-39
  • 3.2.2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车辆汇合行为数据提取39-44
  • 3.3 基础统计学分析44-48
  • 3.3.1 交通流特性分析44-46
  • 3.3.2 车辆追尾事故风险分析46-48
  • 3.4 本章小结48-50
  • 4 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构建50-66
  • 4.1 模型方法50-55
  • 4.1.1 决策树概述51-52
  • 4.1.2 树形结构的构建52-54
  • 4.1.3 树形结构的剪枝54-55
  • 4.2 数据预处理及模型参数设定55-56
  • 4.3 模型构建56-61
  • 4.3.1 树形结构描述56-58
  • 4.3.2 模型结果分析58-61
  • 4.4 模型优越性检验61-64
  • 4.5 本章小结64-66
  • 5 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应用66-86
  • 5.1 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件简介66-68
  • 5.2 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在Paramics中的实现方法68-75
  • 5.2.1 道路作业区仿真场景构建68-70
  • 5.2.2 模型API函数的编写70-73
  • 5.2.3 仿真核心参数设置73-75
  • 5.3 基于Paramics的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应用实例75-83
  • 5.3.1 实例背景介绍75
  • 5.3.2 仿真实验设计75-77
  • 5.3.3 仿真结果分析77-83
  • 5.4 本章小结83-86
  • 6 结论与展望86-88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86-87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87-88
  • 参考文献88-94
  • 附录A94-96
  • 附录B96-104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4-108
  • 学位论文数据集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忠,王宏;椽笔重绘创新图——访张家港港务局港埠作业区经理张剑刚[J];中国港口;1999年10期

2 蔡峥;上海港关港作业区工程简介[J];水运工程;1991年10期

3 孙铭儿;徐耀刚;;浅谈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组织设计[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悦鸿,江澜;奉献精神在这里闪光——记梧州港埠公司大南作业区二、三事[J];珠江水运;1994年03期

5 周小焕;郭忠印;李国锋;李志勇;;高速公路作业区汇入提示标志设置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4期

6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使用厦门港口岸开放范围新增作业区(点)的通知[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19期

7 张玉璞;孙秀君;崔桂芬;;调整劳动组织 提高经济效益——天津南仓三库分区管理的调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89年02期

8 褚依依;唐德红;;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节能车作业区研究[J];设计;2014年03期

9 裴玉龙;代磊磊;;高速公路作业区智能车道汇合控制系统研究[J];公路;2007年08期

10 胡英杰;;虎门港沙田港区立沙岛作业区码头水域整合探讨[J];珠江水运;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科;;基层作业区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A];“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论文集[C];2014年

2 范晨杰;李亮亮;白双莉;金燕;穆琨;江通;张晓军;杨绎民;;第三采气厂作业区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开发建设及应用成效[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刁海胜;谢银伍;朱文涛;章占强;游涛;李春;;SCADA系统在作业区生产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陈义;汤仁文;何川;;吴旗油田增产效果方法评价[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扎实搞好小城镇建设[A];福建农垦实践与探索(第二辑)[C];2003年

6 赖宜川;;论攀钢1450热轧板厂企业改革后卷取点检作业区安全生产管理[A];2009’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祥诗;广坝分公司公爱作业区“一帮一”有成效[N];海南农垦报;2011年

2 记者 林雪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作业区垮塌[N];人民日报;2013年

3 吴彦平 江国臣;兵总一机集团三分公司全面推进作业区建设 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特约记者 李传富 通讯员 高小玲;渝西作业区六项措施保含硫气井度高温[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李传富;渝西作业区三项措施力保高温期间用户用气[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李传富;渝西作业区为员工配置防暑药品迎盛夏[N];中国石油报;2007年

7 姚涛;为预防员工中暑轮南作业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尹淑静邋通讯员 戴映湘 李辉;小站红旗今更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王晓华;第二作业区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日”活动[N];石油管道报;2006年

10 李传富;蜀南气矿渝西作业区六项措施保春节安全生产[N];中国石油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彪;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风险与安全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2 苟建宏;采气作业区开发指标优化与管理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乐乐;基于熵值法的作业区布局改善方案仿真及评价[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薛山;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齐春海;大庆油田采油厂作业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徐福泰;大庆油田太北作业区管理模式的建立及进一步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5 尹艳峰;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交通管理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6 武蕾;高速公路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李海雷;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区安全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8 李晓龙;运营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安全保障技术及工作区长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解栋邓;高速公路作业区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彭鹏;萨南作业区油水井分类及管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城市道路作业区车辆汇合模型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14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