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辆行驶稳定性的沥青路面车辙阈值
发布时间:2021-07-29 12:59
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参照道路工程规范,采用Car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典型车辆模型及车辙道路模型,设计了16种车辆行驶状况,并验证了模型建立的准确性.依照汽车生产制造规范和稳定性试验规程,确立了侧向加速度、车厢侧倾角、横摆角速度、汽车制动距离及车道偏移距离等5个参数为车辆行驶稳定性评价指标,并规定了相应的限值.在路面模型中加入不同深度的车辙,通过观察各指标数值进行稳定性研究,提出不同行驶条件下的沥青路面车辙阈值定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行驶状况下,沥青路面车辙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差别,沥青路面车辙阈值随着速度、水膜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同等深度下流动型车辙比结构型车辙的影响更剧烈;考虑车辆在车辙道路上的行驶稳定性需求,提出了不同行驶条件下直线和弯道的车辙阈值限值.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CarSim中的车辆模型窗口
制动控制分为正常制动和紧急制动两种情况.紧急制动是在发生紧急避让转向时同时进行.根据QCT 311—2018《汽车液压制动主缸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汽车主缸(master cylinder)等级,并结合刘树伟等[10]和吴勋[11]的试验研究,确定本研究中的车辆制动方式如下:正常制动指在时间为1.0 s内,采用制动力从0至5 MPa线性增加的制动方式,1.0 s后开始施加5 MPa的常制动力;紧急制动指在时间为0.1 s内,采用常制动力由0增加到8 MPa的制动方式,0.1 s以后施加8 MPa的常制动力.1.3 车辙路面模型建立
根据之前的研究[12-14],得到路面摩擦系数与速度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对于干燥路面,速度为60 km·h-1时,摩擦系数采用0.763;速度为120 km·h-1时,摩擦系数为0.710.对于潮湿积水路面(水膜厚度5 mm),速度为60 km·h-1时,摩擦系数0.551;速度为120 km·h-1时摩擦系数为0.486.根据课题组实地勘测数据[15]和有限元模拟研究[16],分析总结了车辙的形成发展规律,建立了结构型和流动型的车辙.以1 mm为单位,最大深度从12 mm至20 mm,总共建立了18组车辙模型.最大深度为20 mm的车辙形状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制动踏板行程的研究与案例分析[J]. 吴勋. 汽车实用技术. 2018(24)
[2]基于轮胎滑水与摩擦能量耗散的潮湿沥青路面车辆制动行为模拟(英文)[J]. 刘修宇,曹青青,陈嘉颖,黄晓明.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8(04)
[3]汽车紧急制动安全与舒适性控制仿真研究[J]. 刘树伟,周武奎,郝亮. 现代制造工程. 2018(10)
[4]基于轮胎滑水模型的轮胎-沥青路面附着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 郑彬双,朱晟泽,程永振,黄晓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5]车辆横摆与侧倾稳定性控制研究[J]. 陈松,夏长高,李胜永,孙旭. 机械设计. 2018(06)
[6]沥青混凝土路面轮胎临界滑水速度数值模拟[J]. 刘修宇,曹青青,朱晟泽,黄晓明,林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温车辙的调查与试验分析[J]. 黄晓明,范要武,赵永利,闫其来. 公路交通科技. 2007(05)
[8]基于SIMULINK的汽车高速行驶姿态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王国林,杨建,樊旭峰,陆丹. 公路交通科技. 2006(06)
硕士论文
[1]沥青路面永久变形数值模拟及车辙预估[D]. 黄菲.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09369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CarSim中的车辆模型窗口
制动控制分为正常制动和紧急制动两种情况.紧急制动是在发生紧急避让转向时同时进行.根据QCT 311—2018《汽车液压制动主缸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汽车主缸(master cylinder)等级,并结合刘树伟等[10]和吴勋[11]的试验研究,确定本研究中的车辆制动方式如下:正常制动指在时间为1.0 s内,采用制动力从0至5 MPa线性增加的制动方式,1.0 s后开始施加5 MPa的常制动力;紧急制动指在时间为0.1 s内,采用常制动力由0增加到8 MPa的制动方式,0.1 s以后施加8 MPa的常制动力.1.3 车辙路面模型建立
根据之前的研究[12-14],得到路面摩擦系数与速度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对于干燥路面,速度为60 km·h-1时,摩擦系数采用0.763;速度为120 km·h-1时,摩擦系数为0.710.对于潮湿积水路面(水膜厚度5 mm),速度为60 km·h-1时,摩擦系数0.551;速度为120 km·h-1时摩擦系数为0.486.根据课题组实地勘测数据[15]和有限元模拟研究[16],分析总结了车辙的形成发展规律,建立了结构型和流动型的车辙.以1 mm为单位,最大深度从12 mm至20 mm,总共建立了18组车辙模型.最大深度为20 mm的车辙形状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制动踏板行程的研究与案例分析[J]. 吴勋. 汽车实用技术. 2018(24)
[2]基于轮胎滑水与摩擦能量耗散的潮湿沥青路面车辆制动行为模拟(英文)[J]. 刘修宇,曹青青,陈嘉颖,黄晓明.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8(04)
[3]汽车紧急制动安全与舒适性控制仿真研究[J]. 刘树伟,周武奎,郝亮. 现代制造工程. 2018(10)
[4]基于轮胎滑水模型的轮胎-沥青路面附着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 郑彬双,朱晟泽,程永振,黄晓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5]车辆横摆与侧倾稳定性控制研究[J]. 陈松,夏长高,李胜永,孙旭. 机械设计. 2018(06)
[6]沥青混凝土路面轮胎临界滑水速度数值模拟[J]. 刘修宇,曹青青,朱晟泽,黄晓明,林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温车辙的调查与试验分析[J]. 黄晓明,范要武,赵永利,闫其来. 公路交通科技. 2007(05)
[8]基于SIMULINK的汽车高速行驶姿态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王国林,杨建,樊旭峰,陆丹. 公路交通科技. 2006(06)
硕士论文
[1]沥青路面永久变形数值模拟及车辙预估[D]. 黄菲.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09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0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