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浅埋暗挖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地表沉降特性
发布时间:2021-08-05 02:57
依托某超浅埋暗挖矩形大断面地下通道工程,应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地下通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横、纵断面沉降发展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超浅埋暗挖条件下,矩形隧道覆土厚度增加,地表沉降量增大,沉降槽宽度变大.洞高增加时,地表沉降明显增大,沉降槽宽度也增大,在超浅埋暗挖通道设计确定洞高时应考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2)超浅埋暗挖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施工过程中,在掌子面前约6.0m处,开始产生沉降;型钢拱架闭合后约10.0m处,地表沉降开始逐步趋于稳定.(3)超浅埋暗挖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施工过程中,以型钢拱架闭合前后为分界线,将地表沉降分为2阶段,第一阶段由掌子面开挖引起土层应力重分布及管棚变形引起,约占总沉降量57%~72%,第二阶段由型钢拱架变形、地基土沉降及覆土层进一步密实引起,约占总沉降量28%~43%.(4)左、右导洞施工过程中,中导洞及其上方土体经过多次扰动,造成中导洞上方沉降较大.应采取超前注浆加固、精心施工、回填注浆等措施减少沉降并降低塌方风险.(5)由于中导洞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增加量较小,且扰动后土体坍塌往往较为突然,故开挖时除关注地表沉降外,应加强对掌子面的...
【文章来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0,28(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地层剖面
图2 支护设计断面
3导洞土方开挖支护示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矩形大断面地下通道超浅埋暗挖工程设计与施工[J]. 衡朝阳,孙松,毛利勤,周智.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S1)
[2]矩形大断面超浅埋暗挖地下通道钢拱架内力分析试验研究[J]. 孙松,衡朝阳,周智. 建筑科学. 2018(05)
[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综述[J]. 王曙光,高文生,李耀良,王理想. 建筑技术. 2018(03)
[4]地铁区间隧道“桩洞法”施工掌子面变形控制技术研究[J]. 王国富,李强,王德超,秦世朋.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7(05)
[5]超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暗挖隧道变形控制施工技术研究[J]. 昝永奇. 隧道建设. 2017(S1)
[6]超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J]. 赵志江. 现代隧道技术. 2011(03)
本文编号:3322920
【文章来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0,28(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地层剖面
图2 支护设计断面
3导洞土方开挖支护示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矩形大断面地下通道超浅埋暗挖工程设计与施工[J]. 衡朝阳,孙松,毛利勤,周智.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S1)
[2]矩形大断面超浅埋暗挖地下通道钢拱架内力分析试验研究[J]. 孙松,衡朝阳,周智. 建筑科学. 2018(05)
[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综述[J]. 王曙光,高文生,李耀良,王理想. 建筑技术. 2018(03)
[4]地铁区间隧道“桩洞法”施工掌子面变形控制技术研究[J]. 王国富,李强,王德超,秦世朋.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7(05)
[5]超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暗挖隧道变形控制施工技术研究[J]. 昝永奇. 隧道建设. 2017(S1)
[6]超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J]. 赵志江. 现代隧道技术. 2011(03)
本文编号:3322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2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