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间距加筋拓宽路堤结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15:00
GRS(Geosynthetic Reinforced Soil)是一种间距小于0.3m的加筋柔性复合体,可以克服传统加筋拓宽路基存在的面板处筋带应力集中、路堤边坡鼓肚、新老路基处开裂等缺陷。论文提出GRS拓宽路基结构,采用了FLAC3D数值分析方法和室内静载模型实验,分析了GRS拓宽路基的变形、沉降、稳定性等性能。并通过土拱效应实验对加筋土内部土拱规律进行研究。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调研分析了GRS结构、拓宽路基、加筋土实体工程的研究进展。运用FLAC3D建立GRS拓宽路基模型,分析边坡坡率、地基类型、填料种类对模型稳定性、应力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坡度对筋带应力,边坡稳定性影响较为显著。边坡坡率增大1倍,边坡稳定系数减小约39%,筋带应力减小约50%,粉煤灰填筑使边坡稳定系数提高约17%,使筋带应力减小约20%。(2)采用GRS拓宽路基室内静载模型实验,分析了软土地基上拓宽路堤边坡破坏形式、侧向变形、沉降、应力。实验结果表明:GRS拓宽路堤结构承载能力更强,整体性更好,其破坏方式为沿筋带末端的边坡整体滑裂破坏;筋材对GRS拓宽路堤边坡有较强约束作用,使边坡侧向...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路基溜塌图
图 1-2 路基溜塌图 图 1-3 反包土工格栅裸露最终,根据病害原因对原有加筋路堤做了如下防护措施:在原有坡面防铺设三维网,并增加植草面积;采用混凝土填筑原路基溜塌部分;在边排水沟、截水沟完善路堤边坡排水系统。②汕头-梅州高速(K104+680~K104+765 段)加筋土路基工程[47]
图 1-5 路面开裂情况 图 1-6 路堤坡面开裂情况根据加筋路堤边坡病害情形,可推断出加筋路堤会出现边坡失稳的潜在威胁筋路堤内部已经形成潜在滑裂面,从路堤顶部路面处拉裂,贯通于三级边坡处地带。根据资料对路段路基发生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有如下几点:在设计路堤时,加筋材料长度过短,一般加筋土结构筋材长度应达到 0.7 倍墙高,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相似原理的单桩竖向静载模型试验研究[J]. 刘欣. 居业. 2017(09)
[2]路基拓宽工程中土工格栅加筋特性有限元分析[J]. 刘巍巍,李永会,张百永,方诗圣,王文洋,陈建林. 公路工程. 2016(03)
[3]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现状与趋势[J]. 刘越,丁园园,王娜. 工程建设. 2015(05)
[4]土工格栅加筋拓宽路堤有限元分析[J]. 杨涛,杨锦忠,石磊,李国维. 土木工程学报. 2011(S2)
[5]小间距加筋土回弹变形特性分析[J]. 许爱华,胡幼常,张宗保. 公路交通科技. 2010(07)
[6]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研究[J]. 庞巍,杨广庆,赵玉. 铁道建筑. 2007(02)
[7]基于土拱效应的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J]. 屠毓敏,金志玉. 岩土工程学报. 2005(07)
[8]关于土拱效应的几个问题[J]. 贾海莉,王成华,李江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3(04)
[9]沪杭甬高速公路(红垦至沽渚段)拓宽工程设计方法[J]. 桂炎德,徐立新. 华东公路. 2001(06)
[10]加筋土中的土拱[J]. 尤昌龙. 路基工程. 1996(04)
硕士论文
[1]道路加宽中土工格栅加筋路基动力特性研究[D]. 闫小旗.西南科技大学 2015
[2]小间距加筋土性能的数值分析[D]. 李鹏飞.重庆交通大学 2014
[3]土工加筋路基沉降分析与设计[D]. 宋广.浙江大学 2011
[4]小间距加筋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 宋海.武汉理工大学 2010
[5]高速公路零征地拓宽路堤研究[D]. 占宏.重庆交通大学 2009
[6]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研究[D]. 邸庆霜.河北工程大学 2008
[7]筋土界面参数取值及加筋路基边坡设计方法研究[D]. 陈鸿志.中南大学 2007
[8]加筋间距对加筋挡土墙破坏模式及临界高度的影响[D]. 常倩倩.河海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70867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路基溜塌图
图 1-2 路基溜塌图 图 1-3 反包土工格栅裸露最终,根据病害原因对原有加筋路堤做了如下防护措施:在原有坡面防铺设三维网,并增加植草面积;采用混凝土填筑原路基溜塌部分;在边排水沟、截水沟完善路堤边坡排水系统。②汕头-梅州高速(K104+680~K104+765 段)加筋土路基工程[47]
图 1-5 路面开裂情况 图 1-6 路堤坡面开裂情况根据加筋路堤边坡病害情形,可推断出加筋路堤会出现边坡失稳的潜在威胁筋路堤内部已经形成潜在滑裂面,从路堤顶部路面处拉裂,贯通于三级边坡处地带。根据资料对路段路基发生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有如下几点:在设计路堤时,加筋材料长度过短,一般加筋土结构筋材长度应达到 0.7 倍墙高,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相似原理的单桩竖向静载模型试验研究[J]. 刘欣. 居业. 2017(09)
[2]路基拓宽工程中土工格栅加筋特性有限元分析[J]. 刘巍巍,李永会,张百永,方诗圣,王文洋,陈建林. 公路工程. 2016(03)
[3]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现状与趋势[J]. 刘越,丁园园,王娜. 工程建设. 2015(05)
[4]土工格栅加筋拓宽路堤有限元分析[J]. 杨涛,杨锦忠,石磊,李国维. 土木工程学报. 2011(S2)
[5]小间距加筋土回弹变形特性分析[J]. 许爱华,胡幼常,张宗保. 公路交通科技. 2010(07)
[6]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研究[J]. 庞巍,杨广庆,赵玉. 铁道建筑. 2007(02)
[7]基于土拱效应的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J]. 屠毓敏,金志玉. 岩土工程学报. 2005(07)
[8]关于土拱效应的几个问题[J]. 贾海莉,王成华,李江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3(04)
[9]沪杭甬高速公路(红垦至沽渚段)拓宽工程设计方法[J]. 桂炎德,徐立新. 华东公路. 2001(06)
[10]加筋土中的土拱[J]. 尤昌龙. 路基工程. 1996(04)
硕士论文
[1]道路加宽中土工格栅加筋路基动力特性研究[D]. 闫小旗.西南科技大学 2015
[2]小间距加筋土性能的数值分析[D]. 李鹏飞.重庆交通大学 2014
[3]土工加筋路基沉降分析与设计[D]. 宋广.浙江大学 2011
[4]小间距加筋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 宋海.武汉理工大学 2010
[5]高速公路零征地拓宽路堤研究[D]. 占宏.重庆交通大学 2009
[6]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研究[D]. 邸庆霜.河北工程大学 2008
[7]筋土界面参数取值及加筋路基边坡设计方法研究[D]. 陈鸿志.中南大学 2007
[8]加筋间距对加筋挡土墙破坏模式及临界高度的影响[D]. 常倩倩.河海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70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7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