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16:45
连拱隧道是公路隧道中一种典型的结构形式,其结构紧凑、路线衔接顺畅的特点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发挥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公路交通整体规划上看有着较多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连拱隧道虽然前期投入较高、施工难度大且工期长但后期运营阶段有着巨大环保、节能潜力。随着连拱隧道的建设工作不断加深,在施工、设计、监测、运营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现阶段连拱隧道施工设备技术较为落后,传统的导洞法设计断面过于保守不利于现代化大型掘进设备的工作开展;设计多沿用工程类比法,现行隧道设计规范对于连拱隧道的相关规定条款过于滞后,普遍出现设计支护强度不合理、结构复杂施工工序多、造价高等问题;监控量测对于围岩的稳定性与动态施工控制不足,也没对中隔墙的偏压问题拿出实用有效地监控手段;连拱隧道建成后运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病害处理不够及时以至于病害蔓延危及隧道的稳定性。本文针对连拱隧道在浅埋偏压等特殊地段地施工方案,依托重庆市赵家清桥连拱隧道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赵家连拱隧道不同施工工法的力学行为,结合现场实测监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结果虽然较实测结果偏小,但表现出的规...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德国和瑞士的连拱隧道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本课题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赵家连拱隧道及地质概况施工方案考察和钻探试验发现,该处的地下水位高程明显低于本隧道的周围岩层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梅雨季节到来时,隧道洞身里面潮湿渗水或滴水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应主要围绕该情况进行重身周边岩层主要以中风化岩为主,裂隙发育状况表现为较为发)不良地质现象没有发现滑坡,坍塌冒顶、泥石流等严重地质危害情况,环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伏溶洞对连拱隧道中隔墙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 陈洪涛,王连俊,王凯. 公路. 2017(07)
[2]浅埋双连拱隧道曲中墙应力计算方法及施工模拟研究[J]. 王帅,孙少锐,舒杨,张楚楚. 勘察科学技术. 2017(03)
[3]偏压连拱隧道结构荷载计算及监测分析[J]. 李辉,刘可,宋战平,师伯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02)
[4]砂卵石地层非对称连拱隧道结构受力模型试验研究[J]. 何珺,张成平,杨公标,王梦恕. 土木工程学报. 2017(04)
[5]高速铁路深埋黄土隧道变形模式及锚杆作用机理研究[J]. 路军富,王明年,郭军,喻渝,杨建民,谭忠盛. 隧道建设. 2009(04)
[6]偏压连拱隧道优化施工的研究[J]. 张志强,何川. 岩土力学. 2007(04)
[7]富溪偏压连拱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特征分析[J]. 段海澎,徐干成,刘保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S2)
[8]施工顺序对双联拱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J]. 蒯行成,潘兴,杨海朋. 中南公路工程. 2006(06)
[9]偏压连拱隧道施工顺序分析[J]. 赵丹,朱向前,彭立敏. 西部探矿工程. 2006(03)
[10]浅埋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有限元数值模拟[J]. 蒋树屏,刘元雪,赵尚毅,聂承凯,帖智武,赵虎生,黄仰收. 公路交通技术. 2006(01)
硕士论文
[1]连拱隧道洞口段高陡边坡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 朱益兵.重庆交通大学 2017
[2]软弱地层大跨双连拱公路隧道结构受力及施工方法研究[D]. 王北华.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富水分岔隧道涌水控制及施工问题研究[D]. 高翔.西南交通大学 2017
[4]铁路隧道单双线分岔过渡段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 何尉祥.西南交通大学 2017
[5]不对称连拱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 叶至盛.西南交通大学 2017
[6]离军高速离石黄土隧道渗漏水机理与防治技术初步研究[D]. 魏荣誉.西安科技大学 2017
[7]公路双连拱隧道开挖方法及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王文正.长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40160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德国和瑞士的连拱隧道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本课题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赵家连拱隧道及地质概况施工方案考察和钻探试验发现,该处的地下水位高程明显低于本隧道的周围岩层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梅雨季节到来时,隧道洞身里面潮湿渗水或滴水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应主要围绕该情况进行重身周边岩层主要以中风化岩为主,裂隙发育状况表现为较为发)不良地质现象没有发现滑坡,坍塌冒顶、泥石流等严重地质危害情况,环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伏溶洞对连拱隧道中隔墙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 陈洪涛,王连俊,王凯. 公路. 2017(07)
[2]浅埋双连拱隧道曲中墙应力计算方法及施工模拟研究[J]. 王帅,孙少锐,舒杨,张楚楚. 勘察科学技术. 2017(03)
[3]偏压连拱隧道结构荷载计算及监测分析[J]. 李辉,刘可,宋战平,师伯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02)
[4]砂卵石地层非对称连拱隧道结构受力模型试验研究[J]. 何珺,张成平,杨公标,王梦恕. 土木工程学报. 2017(04)
[5]高速铁路深埋黄土隧道变形模式及锚杆作用机理研究[J]. 路军富,王明年,郭军,喻渝,杨建民,谭忠盛. 隧道建设. 2009(04)
[6]偏压连拱隧道优化施工的研究[J]. 张志强,何川. 岩土力学. 2007(04)
[7]富溪偏压连拱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特征分析[J]. 段海澎,徐干成,刘保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S2)
[8]施工顺序对双联拱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J]. 蒯行成,潘兴,杨海朋. 中南公路工程. 2006(06)
[9]偏压连拱隧道施工顺序分析[J]. 赵丹,朱向前,彭立敏. 西部探矿工程. 2006(03)
[10]浅埋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有限元数值模拟[J]. 蒋树屏,刘元雪,赵尚毅,聂承凯,帖智武,赵虎生,黄仰收. 公路交通技术. 2006(01)
硕士论文
[1]连拱隧道洞口段高陡边坡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 朱益兵.重庆交通大学 2017
[2]软弱地层大跨双连拱公路隧道结构受力及施工方法研究[D]. 王北华.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富水分岔隧道涌水控制及施工问题研究[D]. 高翔.西南交通大学 2017
[4]铁路隧道单双线分岔过渡段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 何尉祥.西南交通大学 2017
[5]不对称连拱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 叶至盛.西南交通大学 2017
[6]离军高速离石黄土隧道渗漏水机理与防治技术初步研究[D]. 魏荣誉.西安科技大学 2017
[7]公路双连拱隧道开挖方法及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王文正.长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40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4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