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唐港自然条件及入海航道泥沙回淤
发布时间:2021-10-21 15:57
京唐港为我国在砂质-粉砂质海岸建设的第一个深水港,自1992年竣工以来,已多次发生航道骤淤现象。为掌握泥沙骤淤机制,总结砂质-粉砂质海岸建港经验,通过分析京唐港发生泥沙骤淤的海岸动力条件和泥沙回淤特点,指出大风浪条件下存在宽阔的破波带和"广义沿岸输沙带",而秋冬季强风浪大量扬动并输移近海区粉砂质底质是航道骤淤的主要原因;掌握大风浪条件下粉砂质岸滩泥沙运动规律,特别是底层高浓度的特点,是估算粉砂质岸滩挖槽内骤淤量的关键。研究成果可为在砂质-粉砂质海岸建港选址和挡沙堤建设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水运工程. 2020,(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京唐港波浪分布玫瑰图
京唐港波浪分布玫瑰图
京唐港附近海岸为典型的沙堤—潟湖地貌形态。滦河是渤海湾地区仅次于黄河的第2条多沙河流,年平均输沙量为2 156万t(据滦河水文站自1927—1985年资料统计)。自全新世以来,由于滦河向海大量输沙,塑造了以滦县为顶点、北至昌黎南至曹妃甸的扇形三角洲平原。从滦河口—大清河口间的沙堤―潟湖海岸是滦河三角洲的前沿部分(图1)[1]。1970年以后,因滦河中上游兴建水库蓄水,入海流量70%受到控制,入海沙量大幅度减少,滦河口以南海岸因供沙不足,主要通过侵蚀海岸获得泥沙的补给,达到动力条件与泥沙运动之间新的平衡;沿岸沙堤普遍遭受侵蚀萎缩,且有并岸的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岸取沙对岸滩稳定性影响——波浪动床物理模型试验[J]. 徐啸,佘小建,崔峥. 水道港口. 2018(04)
[2]河北王滩港址海岸动力地貌与港口建设研究[J]. 马仲荃,朱大奎,戴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01)
[3]论泥沙起动流速[J]. 窦国仁. 水利学报. 1960(04)
本文编号:3449298
【文章来源】:水运工程. 2020,(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京唐港波浪分布玫瑰图
京唐港波浪分布玫瑰图
京唐港附近海岸为典型的沙堤—潟湖地貌形态。滦河是渤海湾地区仅次于黄河的第2条多沙河流,年平均输沙量为2 156万t(据滦河水文站自1927—1985年资料统计)。自全新世以来,由于滦河向海大量输沙,塑造了以滦县为顶点、北至昌黎南至曹妃甸的扇形三角洲平原。从滦河口—大清河口间的沙堤―潟湖海岸是滦河三角洲的前沿部分(图1)[1]。1970年以后,因滦河中上游兴建水库蓄水,入海流量70%受到控制,入海沙量大幅度减少,滦河口以南海岸因供沙不足,主要通过侵蚀海岸获得泥沙的补给,达到动力条件与泥沙运动之间新的平衡;沿岸沙堤普遍遭受侵蚀萎缩,且有并岸的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岸取沙对岸滩稳定性影响——波浪动床物理模型试验[J]. 徐啸,佘小建,崔峥. 水道港口. 2018(04)
[2]河北王滩港址海岸动力地貌与港口建设研究[J]. 马仲荃,朱大奎,戴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01)
[3]论泥沙起动流速[J]. 窦国仁. 水利学报. 1960(04)
本文编号:3449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4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