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排桩—角撑联合支护技术在芜湖东二环路深基坑中的应用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09:07

  本文关键词:排桩—角撑联合支护技术在芜湖东二环路深基坑中的应用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用地红线 锚拉式排桩 角撑 沉降变形 监测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对基坑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坑支护的难度越来越大。单一的桩锚支护形式在很多地方由于受到用地红线的限制,无法按设计施工,已经无法满足基坑支护的要求。因此,探索新的基坑支护形式,尤其是多种支护相结合的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分析了排桩、预应力锚索和内支撑等支护方式的构造、工作机理、设计计算方法、变形破坏机制等理论,结合芜湖东二环路深基坑锚拉式排桩+角撑联合支护体系工程实例的设计计算及现场施工和监测,分析和研究了联合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变形特性。结果表明,锚拉式排桩+角撑联合支护形式既能减小锚索的设计长度,又能很好的控制基坑的沉降和变形,是一种非常好的深基坑支护形式。通过对基坑沉降变形的监测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基坑每次开挖都会产生变形,在施加预应力锚索后变形会有所收敛,最终的变形值满足预警值要求。此外,基坑角撑处的位移和沉降要明显比其他地方小,说明角撑支护能够很好的控制基坑的沉降和变形,这种支护形式非常值得推广。文中还针对该类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为今后芜湖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减少深基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用地红线 锚拉式排桩 角撑 沉降变形 监测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6.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6
  • 1.2 深基坑支护的概述16-19
  • 1.2.1 深基坑支护的发展现状16-18
  • 1.2.2 深基坑支护设计的原则18-19
  • 1.3 深基坑支护常见结构的类型和特点19-23
  • 1.3.1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19
  • 1.3.2 槽钢钢板桩19-20
  • 1.3.3 地下连续墙20
  • 1.3.4 SMW工法20-21
  • 1.3.5 高压旋喷桩21-22
  • 1.3.6 悬臂排桩支护22
  • 1.3.7 桩锚支护22
  • 1.3.8 内支撑支护22-23
  • 1.4 深基坑桩锚+内支撑支护结构的特点23-24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24-25
  • 第二章 锚拉式排桩+角支撑联合支护结构的机理分析25-31
  • 2.1 锚拉式排桩+角撑支护结构的构造25-27
  • 2.1.1 排桩体系25
  • 2.1.2 预应力锚索体系25-26
  • 2.1.3 角撑支护体系26-27
  • 2.2 锚拉式排桩+角支撑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27-28
  • 2.3 锚拉式排桩+角支撑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28-30
  • 2.3.1 支护体系折断破坏28
  • 2.3.2 支护体系失稳破坏28-29
  • 2.3.3 支护体系踢脚破坏29-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锚拉式排桩+角支撑联合支护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分析方法31-40
  • 3.1 土压力理论与计算方法31-37
  • 3.1.1 土压力的类型31-32
  • 3.1.2 静止土压力理论32-33
  • 3.1.3 朗肯土压力理论33-36
  • 3.1.4 库伦土压力理论36-37
  • 3.2 桩锚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37-38
  • 3.3 内支撑的计算方法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芜湖东二环路深基坑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40-43
  • 4.1 工程概况40
  • 4.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40-41
  • 4.2.1 区域地质构造40-41
  • 4.3 场地相关岩土设计参数41-42
  • 4.4 芜湖东二环路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的优选42
  • 4.4.1 支护方案优选42
  • 4.5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锚拉式排桩+角支撑联合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43-56
  • 5.1 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的简介43
  • 5.2 芜湖东二环路某深基坑支护工程2-2剖面计算书43-54
  • 5.2.1 桩锚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理正电算法43-51
  • 5.2.2 角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经典法51-54
  • 5.3 本章小结54-56
  • 第六章 芜湖东二环深基坑支护监测结果分析56-60
  • 6.1 基坑的监测方案56
  • 6.1.1 基坑监测的目的56
  • 6.1.2 监测期限和频率56
  • 6.1.3 基坑变形预警值56
  • 6.2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56-58
  • 6.3 基坑竖向位移监测结果分析58-59
  • 6.4 本章小结59-60
  • 第七章 关键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60-65
  • 7.1 本工程施工特点60
  • 7.2 钻孔灌注桩施工60-62
  • 7.2.1 施工现场布局60-61
  • 7.2.2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61-62
  • 7.3 预应力锚索施工62-63
  • 7.4 角撑施工63-64
  • 7.5 本章小结64-65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65-67
  • 8.1 结论65-66
  • 8.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小珊;莫海鸿;刘熠;陈俊生;;弧形边界基坑角撑受力性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09期

2 谢晖;王晨磊;徐伟力;蒋浩民;吴磊;;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热成形热-力-相变耦合仿真分析[J];塑性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3 刘继跃;深基坑角撑体系围护结构的机构位移及控制[J];建筑施工;1995年04期

4 邹恩葵;王燕燕;;基坑支护设计的合理布置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3年07期

5 郅友成;大角撑结合局部自立式围护结构开挖基坑的设计与施工[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6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向军;成都地区深基坑角撑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孙献国;排桩—角撑联合支护技术在芜湖东二环路深基坑中的应用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叶文武;深基坑坑角效应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7年

4 万守臣;基于CAE分析的轿车外角撑装饰板双料重叠注射成型质量控制[D];西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3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93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d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