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监测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监测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道路 软土地基 沉降变形 堆载预压期 工后沉降
【摘要】:城市道路大面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常采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为了控制施工安全和质量,需要根据监测数据指导施工,在所有的监测项目中,地基沉降变形是最重要的一个监测项目。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表明,加载期软土地基沉降速率较快,其沉降量可达总沉降量的50%以上,预压期沉降过程曲线表现出逐渐收敛的过程;根据两监测断面显示的数据可知,要达到卸载条件,超载预压期至少要在10~12月以上,软土层厚度越大,预压期越长;推测出软基工后沉降、固结度、连续两个月的沉降量同时满足设计要求时,再进行卸载,更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研究成果可为本区域软土地基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城市道路 软土地基 沉降变形 堆载预压期 工后沉降
【基金】:住房和城市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2011-K5-36)
【分类号】:U416.1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在城市道路中,大面积处理软土地基的主要方法是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1-3]。其主要优点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但也存在缺点,主要表现为施工堆载预压期长[4];卸载时间确定不合理,易造成工后沉降量大[5];路堤填筑的过程中要达到软土排水固结增长的强度与施工加载相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旭东,汪东兰;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9期
2 范永芳;水泥搅拌桩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1期
3 陆春赫;;浅谈砾石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07年02期
4 王赫;于立成;李波;;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5 郑仲娥;汪旭初;刘静;;浅谈软土地基的码头桁架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年13期
6 张杨林;;浅谈软土地基下沉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科学之友(B版);2009年12期
7 唐胜刚;;浅谈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0年04期
8 陈武志;郭冯杰;;三轴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0年17期
9 杜茂虎;;公路软土地基危害分析及处理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7期
10 李泽春;;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对策[J];科技传播;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俭斌;李立新;;辽宁省区域性软土地基特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段拥军;党艳妮;;软土地基上建设多层住宅的对策[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3 李圣彬;张国勇;;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4 徐杨;;高填粉煤灰在公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5 刘源;鲁庆洽;徐智刚;;软土地基上筑堤施工滑沉成因分析及处理[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6 李新胜;;粉喷桩在上海软土地基中的应用[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陈志波;孔秋平;;交通荷载下软土地基变形分析[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徐伟;;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勇;;浅论软土地基的处理[A];2013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杨光华;;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A];广东省岩土工程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首席记者 孙娅;草海隧道技术打破我省软土地基瓶颈[N];昆明日报;2010年
2 记者 蒋红梅;海桐高新撑起软土地基“脊梁”[N];宁波日报;2008年
3 李璀 黄建新;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获突破[N];湖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军;寒区湿地软土地基固结沉降与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2 赵健;软土地基强度试验研究及其增长计算理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驰;软土地基桶形基础循环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康洪;南沙软土地基处理综合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飞禹;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动力特性及加筋道路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张军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变形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肖忠;软土地基上新型防波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8 王金昌;广义荷载作用下道路与软基共同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贾宁;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拓宽的沉降性状及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吴雪婷;温州浅滩软土工程特性及固结沉降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晓;廊沧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注浆加固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建标;深圳后海湾填海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张激扬;遵赤公路软土地基变形规律及其处理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明兵;港区道路软土地基相关问题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黎玉;滨海港口软土地基固结沉降规律及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冯伟;山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7 孙鹏;超软土地基袋装砂筑堤技术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8 范琦;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参数智能反演与沉降预测[D];山东大学;2011年
9 秦亚楠;高速公路湖相沉积软土地基强夯加固处理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10 任翠青;桶形基础处理公路软土地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8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0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