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位儿童工况下的顶置式安全气囊的仿真与优化
本文关键词:基于离位儿童工况下的顶置式安全气囊的仿真与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离位儿童 计算流体力学 气囊参数优化 MADYMO 正交试验设计
【摘要】: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约束系统多数都是基于正常体位的成年人开发运用的,而忽略了其对较小体位的儿童所造成的伤害,安全气囊在高速展开过程中会造成离位儿童头骨、颈椎、胸骨等处的伤害。由于离位乘员位姿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在离位乘员的保护研究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为了降低研究成本、提高研究效率,需要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但由于离位仿真研究需要建立精确的气囊模型来模拟气囊的真实展开形态,因而需要对气囊模型进行正确的折叠来获得准确的参考网格、准确地模拟气囊的整个展开过程,这些都是目前离位仿真研究中的技术难点。文章对国内外离位儿童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通过美国与欧洲不同安全法规体系的对比,选用美国FMVSS 208法规作为研究乘员侧3岁儿童头部、胸部靠近安全气囊离位位置的儿童离位仿真的依据。通过对MADYMO软件的多刚体系统与有限元模型的介绍,采用MADYMO的Folder模块对气囊进行折叠,并用初始举证法建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算法的气囊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岁儿童假人的OOP (Out of Position)模型,并通过气囊罩盖撕裂过程的分析,将静态仿真试验与静态气囊起爆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多刚体-有限元混合模型的准确性。其次,通过分析实车对标情况,给出假人伤害指数,为参数优化后的气囊对乘员保护效果提供了依据。选取对气囊体积缩放系数S、气囊织布泄气性系数C、气囊织布密度ρ、气囊起爆角度θ四个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仿真数据的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最终优化参数值。结果表明:通过增大气囊X,Y,向的缩放比例系数、增大织布泄气性系数都能对3岁儿童胸部靠近仪表板、头部靠近仪表板两个状态的假人降低头部、胸部、颈部伤害;但对于胸部靠近仪表板的儿童假人,减小起爆角有利于降低伤害,而对于头部靠近仪表板的儿童假人,增加气囊起爆角反而更有利于降低伤害。对于3岁儿童胸部靠近仪表板的位置状态,优化后的损伤标准I3值比优化前提高了21.1%;对于3岁儿童头部靠近仪表板的位置状态,优化后的损伤标准I3值比优化前提高了25.7%。基于对儿童假人头部、颈部、胸部的损伤分析,其头部伤害指标HIC15、颈部轴向拉升力Fz、胸部压缩量D及胸部累积3ms合成加速度a3ms均在FMVSS 208法规上限之内,由此可见,优化后的安全气囊,可以有效减少对3岁儿童的损伤,充分发挥对离位儿童的保护作用。通过对比改进前、后气囊对正常位姿的成人乘员伤害,可以看出,改进后的安全气囊不仅对离位儿童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有效降低了成人正常位姿的颈部、胸部伤害,对离位研究有开发应用价值。
【关键词】:离位儿童 计算流体力学 气囊参数优化 MADYMO 正交试验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汽车安全性概述8-12
- 1.1.1 汽车被动安全的研究意义8-9
- 1.1.2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9-12
- 1.2 乘员侧安全气囊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乘员侧安全气囊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乘员侧安全气囊研究现状13-14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14-15
- 1.4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汽车碰撞儿童乘员安全法规及损伤机理16-23
- 2.1 离位乘员安全法规概述16
- 2.2 美国与欧洲正碰法规要求16-20
- 2.2.1 美国正碰法规要求16-18
- 2.2.2 美国FMVSS 208试验要求18-20
- 2.3 儿童乘员损伤评价标准20-22
- 2.3.1 简明损伤定级法20-21
- 2.3.2 美国FMVSS 208法规评价准则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基于MADYMO的整车仿真模型的建立23-37
- 3.1 MADYMO软件介绍23-27
- 3.1.1 多刚体系统24-26
- 3.1.2 有限元模型26-27
- 3.2 乘员侧安全气囊模型的建立27-34
- 3.2.1 气囊模型的建立27-32
- 3.2.2 气囊模型的对标验证32-34
- 3.3 整车模型的建立34-36
- 3.3.1 仪表台的建立34-35
- 3.3.2 假人模型的确定35-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OOP 整车模型的验证37-47
- 4.1 气囊罩盖撕裂过程分析37-39
- 4.2 3岁儿童假人模型的验证39-43
- 4.2.1 3岁儿童胸部靠近仪表板的模型验证39-41
- 4.2.2 3岁儿童头部靠近仪表板的模型验证41-43
- 4.3 整车模型的对标43-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气囊参数选择及DOE优化47-60
- 5.1 优化试验方法47-49
- 5.1.1 优化参数选择47-48
- 5.1.2 正交试验方案设置48-49
- 5.2 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的选取49-52
- 5.2.1 目标函数的选择49-50
- 5.2.2 3岁离位儿童试验设计数据采集50-52
- 5.3 3岁离位儿童的约束系统优化与分析52-54
- 5.4 假人不同位置伤害对比分析54-55
- 5.5 优化后气囊对正常位姿成人乘员保护效果分析55-59
- 5.6 本章小结59-6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0-62
- 6.1 全文总结60-61
- 6.2 创新之处61
- 6.3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大炜;;离位件信息管理在某航空公司大修基地试行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13期
2 陆善彬;刘立勇;张君媛;张勖;李红建;;安全气囊仿真技术在乘员离位模拟中的应用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3 万鑫铭;杨济匡;;基于虚拟试验方法的气囊折叠方式对离位乘员损伤影响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5年06期
4 葛如海;蓝善斌;陈晓东;吴巍;林海燕;;安全气囊对离位乘员损伤影响的仿真研究[J];汽车工程;2007年09期
5 马登武;张勇亮;郭小威;吕晓峰;;基于遗传算法的飞机定检离位工作流程优化[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08期
6 刘志真;李宏运;邢军;益小苏;杨慧丽;王震;;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离位”增韧技术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7 李鹏展;一个令我不能离位的听音室[J];视听技术;2004年10期
8 刘明,赵起文,王明盛;航标离位报警系统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9 黄晶;钟志华;胡林;刘迪辉;;新型管式气囊的防护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建平;;安全气囊对离位乘员的作用力的分析与研究(英文)[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群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离位增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玲琳;基于离位儿童工况下的顶置式安全气囊的仿真与优化[D];扬州大学;2016年
2 刘立勇;汽车乘员离位模拟技术及在儿童碰撞保护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3 费敬;安全气囊控制参数对离位儿童乘员损伤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兰海涛;汽车正面碰撞离位乘员保护的仿真技术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5 曹建骁;安全气囊在离位乘员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龙威;离位增韧RTM复合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56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5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