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实时仿真时间管理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1-05-20 05:47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空间作战的成本高,对空间作战进行仿真成为对其研究的主要手段。传统的作战仿真使用简化的数学模型,其缺乏说服力,难以交互,数据收集工具少。而使用一般的基于Agent的仿真平台来对空间作战进行仿真时,又会遇到实时性问题。同时,一般的Agent建模方法缺乏灵活性,不适应空间作战仿真中的卫星、导弹等对象的建模。本文论述了现有基于Agent的仿真技术和作战仿真技术的发展,阐述了Agent的抽象模型、Agent平台、Agent生命周期以及AUML相关内容,指出传统的Agent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时间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对不同Agent平台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并详细介绍了本文使用的Agent平台JADE。在讨论现有基础技术及其不足的基础之上,讨论了Agent模型的时间性,定义了仿真时间粒度,建立了时间粒度相关的Agent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实时仿真下的时间管理机制,研究了时间粒度的切换、实时性的保证以及消息交互机制,然后利用新模型对空间作战涉及的实体进行建模以说明建模方法,同时设计空间作战实体间的消息交互。在Agent平台JADE的基础上实...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仿真技术发展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2.1 Agent概念
2.1.1 Agent抽象模型
2.1.2 FIPA规范
2.1.3 Agent管理参考模型
2.1.4 Agent生命周期模型
2.1.5 AUML
2.2 Agent仿真时间管理机制
2.3 JADE平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间粒度相关的Agent建模与仿真
3.1 时间粒度相关的Agent模型
3.1.1 Agent模型的时间性
3.1.2 仿真时间粒度
3.1.3 时间粒度相关的Agent模型
3.2 Agent平台中的时间管理机制
3.2.1 时间粒度及切换
3.2.2 实时性保证
3.2.3 消息队列处理
3.3 空间作战仿真的仿真对象建模
3.3.1 天基红外预警卫星Agent建模
3.3.2 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卫星Agent建模
3.3.3 弹道导弹Agent建模
3.3.4 消息交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及时间管理机制实现
4.1 Agent类的时间粒度扩展
4.1.1 时间粒度标志位
4.1.2 Agent与时间粒度绑定
4.1.3 时间粒度的切换
4.1.4 扩展的Agent类
4.2 实时仿真的时间管理实现
4.2.1 时钟同步
4.2.2 时间驱动
4.2.3 消息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gent模型验证
5.1 仿真场景1
5.2 仿真场景2
5.3 实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197207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仿真技术发展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2.1 Agent概念
2.1.1 Agent抽象模型
2.1.2 FIPA规范
2.1.3 Agent管理参考模型
2.1.4 Agent生命周期模型
2.1.5 AUML
2.2 Agent仿真时间管理机制
2.3 JADE平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间粒度相关的Agent建模与仿真
3.1 时间粒度相关的Agent模型
3.1.1 Agent模型的时间性
3.1.2 仿真时间粒度
3.1.3 时间粒度相关的Agent模型
3.2 Agent平台中的时间管理机制
3.2.1 时间粒度及切换
3.2.2 实时性保证
3.2.3 消息队列处理
3.3 空间作战仿真的仿真对象建模
3.3.1 天基红外预警卫星Agent建模
3.3.2 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卫星Agent建模
3.3.3 弹道导弹Agent建模
3.3.4 消息交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及时间管理机制实现
4.1 Agent类的时间粒度扩展
4.1.1 时间粒度标志位
4.1.2 Agent与时间粒度绑定
4.1.3 时间粒度的切换
4.1.4 扩展的Agent类
4.2 实时仿真的时间管理实现
4.2.1 时钟同步
4.2.2 时间驱动
4.2.3 消息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gent模型验证
5.1 仿真场景1
5.2 仿真场景2
5.3 实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197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19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