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鸡保种群不同世代线粒体COⅠ基因条形码变化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狼山鸡保种群不同世代线粒体COⅠ基因条形码变化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鸡 保种 遗传多样性 COⅠ基因 DNA条形码
【摘要】:以0、5、10和15世代狼山鸡保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COⅠ)基因全长序列多态性,以分析COⅠ基因DNA条形码在狼山鸡保种群不同世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OⅠ基因序列在狼山鸡0和5世代中存在相同的6个突变位点,为4个单倍型;在10和15世代存在相同的3个突变位点,为3个单倍型;4个世代122个个体存在相同的2个突变位点,为5个单倍型,其中106个个体COⅠ基因分布于H2单倍型。狼山鸡0、5、10和15世代COⅠ基因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276、0.333、0.119和0.252,平均核苷酸差异(K)分别为0.707、1.083、0.182和0.314,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00046、0.00070、0.00012和0.00020。结果说明COⅠ基因DNA条形码在0~15世代间稳定遗传,表明狼山鸡保种群保种效果良好。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2032,31572358)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BE2015344)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4-NY-004)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CX(15)1009)共同资助
【分类号】:S831.2
【正文快照】: 提高畜禽遗传资源监测预警水平是应对当前乃至未来畜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分析和估计其短、中长期遗传多样性变化,才能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随着保护遗 传学和保护基因组学的发展,对目标基因在保种群世代传递过程中的分离和重组进行跟踪,降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伟权,王声斌,余让才,袁建德;~(60)Coγ辐射处理对水仙株型及开花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2 吴连成;常丽丽;陈晓;库丽霞;;CO基因的调控表达与植物光周期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2期
3 郑向丽;叶花兰;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60)Co γ射线诱变选育决明新品种—闽育1号圆叶决明[J];核农学报;2012年09期
4 苏美和;赵兰勇;房涛;;~(60)Co-γ辐射对牡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2年02期
5 朱孝达,唐璋林,王贵学,吴渝川,李成佐,汤学军,张泽;激光—~(60)Co—γ辐射诱变小麦生物学效应初步研究[J];激光生物学;1993年02期
6 朱彦彬;马继芳;董立;李立涛;姜京宇;李智慧;董志平;董金皋;王勤英;;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中国二点委夜蛾遗传多态性分析[J];昆虫学报;2012年04期
7 张采,周正宇,王禹斌,周慧英,邓中彬,姜海燕,薛智谋;(60)~Co辐照饲料的试验研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年04期
8 王春乙,高素华,,潘亚茹,白月明,温民;模拟大气中CO_2浓度对大豆影响的试验[J];生态学报;1995年02期
9 王永,卢甲纯,杨晓薇;~(60)Co γ射线对受精鸡蛋及当代鸡生长变化的影响[J];核农学报;1999年02期
10 蒋云;郭元林;尹春蓉;宣朴;;小麦空间环境与~(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峰;杨志祥;孙向黎;;一例~(60)Co局部重度放射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王浩;黄乐平;邵琳;马盾;;用磺酸型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60)Co放射性废水的研究及应用[A];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文峰;杨志祥;孙向黎;;一例~(60)Co局部重度放射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李峨山;王艳霞;陈超;;低密度无铬铁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测定[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蒋璐茜;季敬璋;吕建新;;浙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COⅡ基因多态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崔月菊;杜建国;;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地震前后的CO异常[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7 苏瑛;杜瑜;;公共场所包房内CO、CO_2浓度调查与空气质量评估[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谢智中;曹军;方维海;;镍络合物催化还原CO_2生成CO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汤文岐;张艳;王彩凤;陈苏;;前端聚合快速制备聚(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荧光纳米复合水凝胶材料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10 黄正宏;康飞宇;沈万慈;;CO/CO_2活化制备ACF及其孔结构[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庐;日研发高效滤除CO_(2)低成本膜[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陈国兴;电厂烟气CO_(2)捕集工程为奥运增绿[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胡琪;食品级CO_(2)装置实现国产化[N];中国工业报;2004年
4 李承荣;太阳能生产水泥 可实现CO_(2)零排放[N];中国建材报;2012年
5 王芳;挪威:14年捕获1200万吨CO_(2)[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6 符祝慧;日本设CO_(2)经理文凭[N];中国环境报;2011年
7 记者 胡晓峰;GL推出CO_(2)指数范本[N];中国船舶报;2008年
8 龙 行;CO金枪鱼被判“死刑”[N];中国质量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岚 程宇婕 于欢;今年单位能耗和CO_(2)排放量均降3.7%以上[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叶子;CO_(2)高效利用翻开新篇章[N];中国化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集锦;和频光谱对CO在Pd单晶和纳米粒子上的吸附和催化氧化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前;强变形加工Co基和Ti基先进合金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调控[D];燕山大学;2016年
3 孙丰波;竹材Co~(60)γ射线辐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房玉真;纳米钙钛矿催化剂用于CO加氢反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刘志刚;富氢气氛中CO选择氧化用纳米铜铈催化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龚磊;金属氧化物对铜铈催化剂富氢条件下CO优先氧化性能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2年
7 沈悦欣;负载型钯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对CO低温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薛卫东;CO和超临界CO_2钝化金属铀的原子分子机理[D];四川大学;2002年
9 张普;CO在贵金属电极表面吸附及氧化的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高正虹;CO催化偶联反应机理和杂质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义民;铈锆固溶体的制备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金柱;高电压(4.35V)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制备与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余蕊冰;富锂正极材料Li_(l.2)Ni_(0.13)Co_(0.13)Mn_(0.54)O_2的表面修饰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连宝;亚微米/微米LiNi_(0.5)Co_(0.2)2Mn_(0.3)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欢欢;Pt基催化剂上CO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叶珊;La_(0.7)Mg_(0.3)Ni_(2.8)Co_(0.5)合金储氢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彭跃;大气污染物CO和NO_X清除—新型纳米多孔催化材料的合成[D];南昌大学;2015年
8 桂宏亮;正极材料LiMn_(1/3)Co_(1/3)Ni_(1/3)O_2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陈霞;~(60)Co-γ辐照处理对低温储藏糙米品质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10 刘桂林;新型铜互连阻挡层材料Co的CMP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91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91174.html